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 人生当著几緉屐,定心肯为微物起。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风霜侵发齿。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逝将...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 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 虽云走仁义,未免违寒饿。 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岂无佳山水,借眼风雨过。 归田不待老,勇决凡几个。 幸兹废弃馀,疲马解鞍驮。 全家占江驿,绝境天为破。 饥贫相乘除,未见可吊贺。 澹然无忧乐,苦语不成些。...

饱食有残肉,饥食无馀菜。 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 尔来谁独觉,凛凛白下宰。 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多生味蠹简,食笋乃馀债。 萧然映樽俎,未肯杂菘芥。 君看霜雪姿,童稚已耿介。 胡为遭暴横,三嗅不忍嘬。 朝来忽解箨,势迫风雷噫。 尚可饷三闾,饭筒缠五采。...

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 思之不可见,破宅馀修竹。 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 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 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 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 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卧听邻寺钟,书窗有残烛。...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馀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病守亦欣然,肩舆白门道。 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 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 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 孤童卧斜日,病马放秋草。 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君家本冠盖,丝竹闹邻保。 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 躬耕抱羸疾,奉养百岁老。 诗书膏吻颊,菽水媚翁媪。 饥寒天随子,杞...

读书想前辈,每恨生不早。 纷纷少年场,犹得见此老。 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 直从毫末中,自养到合抱。 宏才乏近用,千岁自枯倒。 文章馀正始,风节贯华皓。 平生为人尔,自为薄如缟。 是非虽难齐,反覆看愈好。 前年旅吴越,把酒庆寿考。 扣门无晨夜,百过迹未扫。 但知从德公,未省厌丘嫂。 别时公八十,后...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