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 暮宿淮南村,已度千山赤。 麇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 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 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 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佚。 相从艰难中,肝肺如铁石。 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

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 高安酒官虽未上,两脚垂欲穿尘泥。 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 千摇万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凫鹥。 层层草木暗西岭,浏浏霜雪鸣寒溪。 空山古寺亦何有,归路万顷青玻璃。 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楼。 幅巾不拟过城市,欲踏径路开新蹊。 却忧别后不忍到,见子行迹空馀...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馀。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 蛮子叩头泣,勿...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螀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往来三世空炼形,竟坐误读《黄庭经》。 天门夜开飞爽灵,无复白日乘云軿。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馀馨。 因过缑山朝帝廷,夜闻笙箫弭节听。飘然而来谁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棂。 忽然而去不可执,寒衾虚幌风泠泠。...

去国已八年,故人今有谁? 当时交游内,未数蔡克儿。 岂无知我者,好爵半已縻。 争为东阁吏,不顾北山移。 公子表独立,与世颇异驰。 不辞千里远,成此一段奇。 蛾眉亦可怜,无奈思饼师。 无人伴客寝,惟有支床龟。 君归与何人,文字相娱嬉。 持此调张子,一笑当脱颐。...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 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既喧哄。 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从。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 奉使今折磨,清比於陵仲。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 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 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 忽见早梅花,不饮但孤讽。 诗成独寄我,字...

陂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一笑翻杯水溅裙,馀欢濯足波生隘。 长松搀天龙起立,苍藤倒谷云崩坏。仰穿蒙密得清旷,一览震泽吁可怪。 谁云四万八千顷,渺渺东尽日所晒。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 嗟予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 归耕独患贫,问子何所赍?尺宅足自庇,寸田有馀畦。 明珠照短褐,陋室生虹霓。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弹琴一长啸,不答阮与嵇。曹南刘夫子,名与子政齐。 家有《鸿宝书》,不铸金袅蹄。促膝问道要,遂蒙分刀圭。 不忍独不死,尺书肯见梯。我生本强鄙,少以气自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