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馀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

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 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 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 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 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 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 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韭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堆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沙溪...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紫衣中使下传诏,跪奉冉冉闻天香。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

汴泗绕吾城,城坚如削铁。中有李临淮,号令肝胆裂。 古来彭城守,未省怕恶客。恶客云是谁,祥符相公孙。 是家豪逸生有种,千金一掷颇黎盆。连车载酒来,不饮外酒嫌其村。 子有千瓶酒,我有万株菊。任子满头插,团团见花不见目。 醉中插花归,花重压折轴。问客何所须,客言我爱山。 青山自绕郭,不要买山钱。此外有黄楼...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 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 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 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沉。 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 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 拱把不知数,会...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语慰华颠。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 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 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 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 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 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 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 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 坐待走龙蛇,清阴满南台。 孤根裂山石,直...

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 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朅来从我游,坦率见真情。 顾我无足恋,恋此山水青。 新诗如弹丸,脱手不暂停。 昨日放鱼回,衣巾满浮萍。 今日扁舟去,白酒载乌程。 山头见月出,江路闻鼍鸣。 莫作孺子歌,沧浪濯吾缨。 吾诗自堪唱,相子棹歌声。...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