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

气味

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

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

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两鼻孔中。

头脑疼痛。用龙脑香一钱,卷纸中作成捻子,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好愈。

风热喉痹。用灯心一钱、黄蘖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龙脑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分,吹入喉中患处,有奇效。

中风牙闭。用龙脑香、天南星,等分为还想,每服二、三分,擦牙二、三十遍,口即可开。

牙齿疼痛。用龙脑香、朱砂不各少许擦牙,痛即止。

内外痔疮。用龙脑香一、二分,加葱汁化匀涂搽。

...

李时珍(明)


释名

榉柳、换柳。

气味

苦、大寒、无毒。

主治

通身水肿。用榉树皮煮汁每日饮服。

毒气攻腹,手足肿痛。用榉树皮和槲树皮煮汁。浓哪饴糖状,另以桦皮煮浓汁调匀饮服。

双目发红。用榉皮去粗皮,切取二两,古钱七个,同放水一升半中,煎取七合,去渣,乘热洗眼,一天两次。

...

李时珍(明)


释名

思仲、思仙、木棉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肾虚腰痛。用杜仲去皮,炙黄,取一大斤,分作十剂。每夜用一剂,在水一升中浸至五更,煎成三分之二,去渣留汁,放入羊肾三、四片,煮开几次,加上椒盐作羹,空心一次服下。此方中再加薤白工茎,或五味子半斤亦可。

风冷伤肾,腰背虚痛。用杜仲一斤,切细,炒过,放酒二程式中浸十日。每日服三合。又方:用杜仲研为末,每日清晨以温酒送服二钱。

病后虚汗及日中流汗。用杜仲、牡蛎,等分为末,卧时以水送服五小匙。不止,再服。

产后诸疾及胎体不安。有杜仲去皮,瓦上焙干,捣为末,煮枣肉调末为丸,如弹子在。每服一丸,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附方

杜仲的功有得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其特长是治肾虚腰痛。近时临床上认为本品还有降血压的作用。

...

李时珍(明)


气味

苦、小寒、无毒。

主治

兼疮。取楸枝煎水洗。

白癜风。用楸白皮五斤,加水五斗,煎成五升,去渣,再煎浓如膏,涂搽患处。一天三次。

上气咳嗽,腹胀人瘦。用楸叶三斗,水斗,同煮开多次,去渣,再煎浓成膏,最后团成丸,纳入肛门中。

一切毒肿(不问软硬)。用楸叶一叠,敷肿上,包扎好。一天换三次。冬天则取干叶盐水浸软用,或取根皮捣烂敷上。楸叶止痛、消肿、化脓血,胜于他药。

头痒生疮。用楸叶捣汁涂搽。

附方

苦、小寒、无毒。

...

李时珍(明)


释名

臭橘。

气味

(叶)辛、温、无毒。

主治

下痢脓血后重(同萆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附方

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枸橘的果实,洗净、晒干,切成片,可治胃脘胀满,消化不良、便秘、乳部结核和疝气等症。

...

李时珍(明)


释名

子蘖、山石榴。

气味

苦、大寒、无毒。

主治

去心腹中热气,杀诸虫,治血崩。

...

李时珍(明)


释名

苏木。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产后血晕。用苏木三两,加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次服。

产后气喘,面黑欲死,是血入肺所引起。和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再加人参末一两服下。极效。

破伤风。用苏木末三钱,酒送服。此方名“独圣散”。

脚气肿痛。用苏木、鹭鸶藤,等分锉细,加定粉少许,水煎,先熏后洗。

偏坠肿痛。用苏木二两、好酒一壶同煮,频频饮服。

刀伤指断。用苏木末包敷,外层再用蚕茧裹牢。几天后断处即接合。

...

李时珍(明)


释名

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气味

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

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血崩不止。有棕榈皮营业税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敌国淋不止。用棕榈皮半烧半炒,研为末。每服二钱。

屙血。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泻痢。用棕榈皮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小便不通。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

...

李时珍(明)


释名

红豆

气味

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

主治

止热闷头痛。除风痰瘴疟疾,杀虫。

...

李时珍(明)


释名

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

(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

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

各种风疾。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解酒毒。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

李时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