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血竭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服,忌生冷。

慢惊风。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匀,煎熔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则用人参汤)。

鼻血不止。用骐竭、蒲黄,等分为末,吹入鼻内。

血痔竭研不敷涂。

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用骐竭一两,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上。

疮口不收。用骐末二、三分,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共研为末唾液调匀涂患处。

臁疮不愈。用骐竭敷涂。

...

李时珍(明)


释名

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痈肿初起。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

臁疮。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脚肚癞疮。用桐油、人乳,等分敷搽,数次即愈。

酒要不得赤鼻。用桐油调黄丹、雄黄涂搽。

冻疮裂痛。用桐油一碗、发一绺,熬化。收存瓶中。行色温水洗患处令软,然后搽药。

解砒石毒。用桐油灌下,得吐即解。

...

李时珍(明)


释名

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当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赤者名文烛。

气味

(枝叶)苦、平、无毒。(子)酸、甘、平、无毒。

主治

枝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子亦强筋益气,固精驻颜。

附方

南烛亦南天烛,但与南天竺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前者属杜鹃花科,后者属小蘖科。两者的功用也不同。南烛子主要是强精气。益肾阴,而天竺子则在于止咳。过去有人把南烛子当作天竺子使用,这错误的,应该加以纠正。

...

李时珍(明)


释名

紫珠。皮名肉红、内消。

气味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

鹤膝风。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痔疮肿痛。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产后诸淋。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

...

李时珍(明)


释名

地乌桃。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伤寒口渴。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猪苓汤”。

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用猪苓五两,研为还想,每服一匙,熟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妊娠肿渴(郐、腹皆肿,小便不利)。治方同上。

附方

猪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猪苓菌的菌核,常寄生于枫树、柞树、桦树、椴树等的树干或根部。李时珍说“猪苓淡渗透.....利不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

...

李时珍(明)


气味

甘、微温、无毒。

主治

赤白痢(腹痛难忍,里急后重)。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熔化,加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极效。此方名“仲景调气饮”。

热痢及妇女产后下痢。用蜡两个子大小、职权胶二钱、当归二钱半、黄连三钱、黄蘖二钱、陈米半升,先用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药,煎至一杯,温服。有特效。此方名“千金胶蜡汤”。

肺虚咳嗽(体倦肌瘦,发热减食)。用黄蜡(熔滤令净,浆水煮过)八两、化作一百二十丸,以蛤粉四两为衣。每服一丸,加胡桃半个,细嚼。温水送下。服药后静卧一段时间,闭口不语。一天二次。此方名“立效丸”。

肝虚雀目。用黄蜡不限量,熔成汁,加蛤粉适量调匀。每次用刀子切下二钱,夹进破开的二两猪肝中,麻绳捆定,煮熟。乘热熏眼。待水转温。取肝吃下。每日二次,直至病愈。其效极验。

脚上冻疮。浓煎黄蜡涂搽。

汤火伤疮,红肿成脓。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渣,加黄蜡一两搅化,放冷后摊布上贴高分子,极效。

呃逆不止。用黄蜡烧烟熏二、三次即止。

各种疮毒(臁疮、刀伤、汤火等疮)。用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丹半两,同化开,收存瓶中,备用。

...

李时珍(明)


释名

人龙。

气味

大寒。

主治

多年风眼。用蛔虫五条,晒干,研为末,加腻粉一钱、石胆半钱,共研为末点眼。每日二、三次。

一切冷瘘。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

小儿赤眼(胎赤眼或风赤眼)。用小儿吐出的蛔虫二长,装磁盒中,纸封好,埋湿地内。过五天取出,收存汁水。每日以箸蘸汁点眼。此方名“玉箸煎”。

...

李时珍(明)


释名

乌梢蛇、黑花蛇。

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

大麻风。用乌蛇三条蒸熟。取肉焙干,研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乌鸡,待食尽即杀鸡烹熟。取鸡肉焙干,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蒸饼用丸服亦可。吃过三、五只乌鸡,妈即愈。又方:捕大乌蛇一条,打死,待烂后,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取米晒干,喂白鸡一只(令鸡先饿一日)。等到羽毛脱落,即杀鸡煮吃,册时适量饮酒,鸡吃尽后,再用热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

紫白癜风。用乌蛇肉(酒炙)六两,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二两,熟地典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各锉在细片,装袋中,用酒二斗浸泡,密封七天。每次温服一小确定。忌鸡鹅鲼从及发物。

婴儿撮口,不能吸乳。用乌蛇(酒浸过,去皮、骨,炙干)半两、麝香一分,共研为末。每用半分,以荆芥汤灌下。

破伤中风(项强,身直)。用白花蛇、乌蛇,各取后端二寸,酒洗润,刮出肉,加全蜈蚣一条,共炙为末。每服在钱,温酒调下。此方名“定命散”。

木舌胀塞。用蛇胆一枚,焙干,研为末,敷舌上。有涎即叶去。

...

李时珍(明)


气味

甘、温、有小毒。

主治

鳖瘕疼痛(皮下隐隐可见积块)。用鲜虾作汤吃,多次可治愈。

补肾兴阳。用虾米下斤,蛤蚧二枚,蟓椒、茴香各四两,同以青盐化酒炙炒,再加木香粗末一两和匀,乘热蜜封收存。每服一匙,空心嚼服,盐酒送下。

血风臁疮。生用生虾、黄丹捣和,敷贴患处。

附方

虾不是鱼,应属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类。

...

李时珍(明)


释名

螺蛳。烂壳名鬼眼睛。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黄疸、酒疸。用不螺蛳养去泥土。每天煮食饮汁,有效。

黄疸吐血(病后,身、面皆黄,吐血很我,诸药不效)。用螺蛳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夜,称明时,取汁水取二、三次。血止即愈。

五淋白浊。用螺蛳一碗,连壳炒热,加白酒三碗,煮成一碗,挑螺肉吃,即以所煮酒关定。数次即效。

小儿脱肛。用螺蛳二、三升,铺在桶内,令小儿坐上,不久即愈。

痘疹目翳。常吃水煮螺蛳,有效。

突然咳嗽。用螺蛳壳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湿痰心痛。用白螺蛳壳洗净,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立止。

膈气疼痛。用陈白螺蛳烧过,研细,每服残,酒送下。甚效。

龟头生疮。用年久螺蛳烧灰敷涂。

汤火伤疮。用多年干白螺蛳壳煅过。研为末,调油敷搽。

瘰疬已破。用土墙上白螺蛳壳为末,每日敷患处。

痘疮不收。用螺蛳壳洗净,煅过,研为末,敷疮上。

小儿哮疾。用南墙上年久螺蛳为末,下午加水调好,晚饭时吞服。

小儿软疖。用墙上螺蛳壳烧灰,加倒挂尘等分,调油涂搽。

...

李时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