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乳痈初起(肿痛结硬,欲破未破)。用桦皮烧存性,研为末,温酒送服一匙。服后即卧床休息。一服见效。

肺风毒疮(遍身疮疥如疠,以及急仍瘙痒,脸上风刺,妇女粉刺等)。用桦皮营业税灰四两、烧枳壳(去穰)四两、荆芥穗二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另用杏仁(水煮过,去皮尖)二两,研为泥,与药末调匀。每服二钱,饭后服,温酒调下。病得者,王码服药三次,此方名“桦皮散”。

小例热而短。和桦皮煮成浓汁饮服。

...

李时珍(明)


释名

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

宿食不化,大便闭塞。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同煮三日三夜,研烂,合酒微火煎至能团成丸子,做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水送下。想呕吐者服二丸。

水蛊大腹,皮肤色黑。用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炙黄)、杏仁六十枚(去皮、类,炙黄),共捣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水送下,以泻为度。

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用巴豆二枚(去皮、心,炙黄)、杏仁二枚,棉包捶碎,以热水一合,泡取白汁取下。

食疟、积疟,用巴豆(去皮、心)二钱,皂荚(去皮、子)六钱,捣烂和成丸了,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冷汤送下。

符号滞泄痢,腹痛里急。用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个,同烧存性,研哪泥,溶蜡和成丸,子哪绿豆大。每服二、三丸,煎大黄汤送下。隔日一服。在本方中加百草霜三钱亦可。

气痢赤白。用巴豆一两,去皮心,炒过,研为末,加熟猪肝和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米汤送下三、四丸。

泻血不止。用巴豆一个,去皮,放入事先开了小孔的鸡蛋中,纸包好,煨熟。去豆吃蛋,病即止。体虚的病人分作二次服。甚效。

夏月水泻不止。用巴事闰粒烧存性,黄蜡和成一丸,水送服。

小儿吐泻。用巴豆一粒烧存性黄蜡豆大一块,熔滴水中,一起捣匀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五至七丸,莲子灯心汤送下。

干霍乱(心腹胀痛,吐泻不出)。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热水研服,能吐泻好见效。

寒痰气喘。用青桔皮一片,包巴豆一粒,麻子线捆好,烧存性,研为还想,加清退汁和酒一杯,慢慢饮服。有特效。

舌上出血。用巴豆一枚、乱发一团(如鸡蛋大),烧存性,研为末,酒冲服。

中风口歪。用巴豆七枚,去皮,研烂,左歪涂右手心,右不止涂左手心,再以热水一杯放在涂药的手上,不久,口即复原,然后把药洗去。

小儿口疮,不能吃乳。用巴豆一一粒,连油研烂,加黄花菜丹少许,剃去小儿囟门头发,把药敷贴好,待四边起小水泡,即用温水洗去,再以菖蒲汤洗过,便不会长成疮。

风瘙隐疹,心下迷悄,用巴豆五十粒,去皮,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取汁搽患处。

疥疮。用巴豆十粒,炮黄花菜,去皮心,研为末,加酥和腻粉少许,把疮抓破搽上。注意本剂不得近目及肾囊。如必须在这些部位搽药,须先用黄丹涂过。

荷钱癣。用巴豆仁三个,连油捣成泥,包薄布内搽患处。每天搽一、二次,几日即愈。

一切恶疮。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硫磺、轻粉末,频涂疮上,有。

痈疽恶内。用巴豆仁炒焦,研成膏药点痛和,可以解毒;涂瘀肉上,腐处自消。方中加少许乳香亦可,此方名“乌金膏”。

疣痣。和巴豆一钱(石灰炒过)、砒一钱、糯米(炒)五分,共研为末,点患处。

...

李时珍(明)


释名

荑.无姑.木名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送下

杀体内寄生虫。用生芜荑、生槟榔各四两,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

久泄,气多粪少。用鞠荑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婴孩惊风后失声。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研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

虫牙作痛。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

腹中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

李时珍(明)


释名

韶脑。

气味

辛、热、无毒。

主治

牙齿虫痛。用樟脑、朱砂等分擦牙、有特效。又方:用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加蜜调成丸子,塞病齿孔中。

小儿秃疮。用樟脑一钱、花椒二钱、芝麻二两,共研为末涂,搽患处。

脚气肿痛。用樟脑二两、乌头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次取一丸,放足心下踏住,再和微火烘脚,脚上盖覆加暖,汗出如涎,即见效。

...

李时珍(明)


气味

(樟材)辛、温、无毒。

主治

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

风湿痛。用樟木屑一斗,泡在煎至极滚的水一石中,乘热熏洗痛处。注意勿使热气入目,以免伤眼。

宿食不消,常吐酸水。用樟木屑,酒煎服。

...

李时珍(明)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

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共研为末,以膏和炼蜜调各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

关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另以瓶装一层灰。药放灰上,在大为上(火与瓶之间隔一铜板)烧出烟,即将瓶口对痛处熏治,勿令烟散走。

...

李时珍(明)


释名

构、构桑。

气味

楮实:甘、寒、无毒。

楮叶:甘、凉、无毒。

树白皮:甘、平、无毒。

皮间白汁:甘、平、无毒。

主治

楮实:

水气蛊胀。用楮实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两、白丁香一两半,共研为末,将膏和末调成丸子,如梧子大。从少到多,服到小便清利,腹胀减轻为度,后服“治中汤”续治。忌食甘苦峻补药物及发物,此主名“楮实子丸”。

肝热生翳。有楮实子研细,饭后以蜜汤送服一钱。一天服二次。

喉痹、喉风。肛楮实阴干,每取一个研为末,水送服。病重者可服二个。

石疽(长在身上、脸上,状如疖子而皮厚)。用楮实捣烂敷涂。

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目昏难视。用楮实、荆芥穗各五百枚,共研为还想,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楮叶:

老少瘴痢,日夜是余次。用干楮叶三两,熬捣为末。每服一匙,乌梅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另取羊肉裹药末塞肛门内,痢出即止。

脱肛,用楮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同时将药末敷在脱肠上。

小便白小说。用楮叶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全身水肿。用楮枝趺熬叶成膏,每服一匙,空心服。一天服三次。

虚肥面肿(刖脚不肿)。用楮叶八两,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用汁煮米粥常食勿绝。

中风不语。用楮枝叶锉细,酒煮汁出。随时饮服适量。

吐血、鼻血。用楮叶捣汁一、二程式,随时温饮适量。

目翳。用春还想楮叶,晒干,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取黍米大一团点眼内,翳自脱落。

疝气。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

癣疮湿痒。用楮叶捣烂敷涂。

痔瘘肿痛。用楮叶半斤捣烂封涂。

蛇咬伤。用楮叶、麻叶一起捣烂,取汁渍伤处。

树白皮:

肠风下血。用秋季楮皮阴干为末,酒送服三钱,或加入麝香少许。一天服二次。

血痢、血崩。用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血崩,煎服。

浮肿。用楮白皮、猪苓、木通各二钱,桑白皮三钱,陈皮、橘皮各一钱,生姜三片,加水三钟煎服。一天服一剂。

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胀满)。用楮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三程式,白术四两。黑大豆五程式,加水一斗,煮成四程式,再加清酒二升,煮成三升。每服一匙,一天两次。

目中翳膜。用楮白皮晒干,烧灰。研为末。每点少许。一天点三、五次。

皮间白汁:顽癣、蜂蝎蛇虫咬伤、病后胀满。

...

李时珍(明)


释名

山枣。

气味

(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

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胆虚不眠(心多惊悸)。用酸枣仁一两,炒香,捣为散。每服二钱,竹叶汤调下。又方:再加人参一两、辰砂半两、乳香二钱半,调炬蜜做成丸子服下。

振悸不收藏。用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加水八升,煮成三分,分次服。此方称“酸枣仁汤”。

虚烦不眠。用酸枣仁二升,母、干姜、茯苓、芎各二两,甘草(炙)一两,先以水一斗煮枣仁,得汁七程式,再放入其余各药同煮,最后得汁三程式,分次服下。此方名“酸枣仁汤”。

骨蒸不眠。用酸枣仁一两,加水二碗研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粥熟后,再下地黄汁一合,煮匀吃下。

盗汗,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

李时珍(明)


释名

旁其、矮樟。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风湿麻痹。用乌药一百两、沉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姜盐汤送下。此方名“乌沈汤”。

一切气痛。用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以温酒加童便调下。

几种常见病。用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至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送下;疟疾,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槟榔汤送下;头风虚肿,茶汤送下;妇女冷气,米汤送下;产后血攻心、脾痛。童便送下;妇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汤送下。

小肠疝气。用乌药一两、升麻八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热,空心服。

脚气扯痛。用乌药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温服。溏泄好愈。加麝香少许更好。

血痢。用乌药烧存性,研为末,加陈米饭做成刃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小儿慢惊,昏沈或抽搐。用乌药磨水灌服。8

咽喉闭痛。用生乌药,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后咽,吐出痰涎好愈。

...

李时珍(明)


释名

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

气味

微湿、无毒。

主治

口目斜。用乳香烧烟熏病处,以顺其血脉。

急慢惊风。用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小儿双目内钓、腹痛。用乳香、没药、木香等分,水煎服。

心气痛。用乳香三两、茶叶四两,共研为末,加冬季鹿血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醋化下。

呃逆不止。用乳香同硫磺烧烟频嗅。

梦遗。用乳香一块,拇指大,卧时细嚼,含至三更时咽下。三、五次即见效。

血淋。取夹石的乳香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难产催生。用乳香五钱,研为末,加母猪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酒冲服五丸。又方:用乳香、朱砂,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酒送服一钱。

风虫牙痛。用乳香细嚼咽汁。又方:用乳香、川椒各一钱,共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病齿孔中。又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又方:用乳香、枯矾等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

漏疮脓血。用白乳香二钱,牡蛎粉一钱,共研为末,加米糕为丸子,塞孔中。

阴茎肿痛。用乳香、葱白等分,捣烂敷涂。

丹毒。用乳香研末,羊脂调涂。

...

李时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