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指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一种期望效应。1968年由美国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 1933-)等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中提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效应。如教师寄予很大期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他的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有明显提高。因此效应与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故事相似,故名。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60年代末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孩子聪明,对他们有积极期望,认为他们以后智力会发展很快,那么若干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相比之下,没有得到教师这种积极期望的孩子智力的发展并不明显。而两类孩子原来并没有什么差别。两类孩子几乎是在完全相同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因而他们智力发展的差异只能由教师期望的不同来解释。罗森塔尔借于皮格马利翁神话,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于皮格马利翁现象及其机制的了解是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的。它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对于受教育者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发展得更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受教育者,特别是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往往首先是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在他们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人物对于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就像镜子一样折射着他们的形象。如果他们感到教育者认为他们有能力,信任他们,那他们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使自己有热情为做得更好而努力。如果教育者认为他们能力低下,不学好,不可救药,他们也会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令人沮丧的形象,从而也认为自己能力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很难改好,自己没有出路,那么他们就不能确立应有的自信与自尊,就不能有充分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会感到绝望,放弃任何积极的努力,走破罐破摔的道路。

从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来看,学生的某一次优秀的行为恰好满足了教师的期待,于是教师就通过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委以重任等方式予以强化,学生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做出这些优秀行为的概率提高,教师寄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于是学生的这种行为就会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种强化关系带来的不仅仅是学生产生满足教师期望的行为的数量得到增加,更是让学生个人得到质的发展。

从社会心理学的相互作用论来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褒贬相当于环境因素,学生感知到教师的态度,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即学生感知到老师的褒奖就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反之亦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也会感知到学生的好坏,从而选择做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作用的,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现在在教育工作中还出现了一种反罗森塔尔效应,即负面激励法。就是教师从反面触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其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学生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但笔者认为有很多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因此最好还是用正面激励。其实成绩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秀的一面。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就认为,各种智能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智力不是一个维度的,智能有很多种,比如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等。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再单单通过一直成绩单判断学生的好坏。如果教师能够更多地观察到学生优秀、积极的一面,多一点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哪怕这个学生现在还不是那么优秀,但多给他一点评价性期待,根据罗森塔尔效应,那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必定是极有利的。

反过来想一想,不仅教师对学生有期待,学生对教师也一定有自己的期待。在很多学生心中教师都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他们的期待也许不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教师的表扬,也许更多的是教师的平等的交流、关心和指导。笔者以为教师应该以诚相待,更多地主动与学生交流,和学生之间进行合理的沟通,这样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对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会有很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