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蒲桃、草龙珠。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热淋涩痛。取葡萄捣取自然汁,生藕捣取自然汁,生地黄捣取自然汁,各五合,再加白沙蜜五合,和匀,每次温服一碗。 胎上冲心。用葡萄汤饮服,好不上冲。 水肿。用葡萄嫩心十四上、蝼蛄七个(去头尾),同研烂,露七日,晒干研为末。每服半钱,淡酒调下。暑天服此方...
释名 竿蔗、遮。 气味 (蔗)甘、平、涩、无毒。 主治 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饮浆亦可。 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每日细细饮服。 干呕不息。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用甘蔗汁一程式半、青粱米四合,煮粥吃。每日二次。极润心肺。...
释名 莲实:藕实、石莲子、水芝、泽芝。 莲薏即莲子中的青心:苦薏。 莲蕊须:佛座须。 莲花:芙蓉、芙蕖、水华。 莲房:莲蓬壳。 荷叶:荷叶中的嫩者名“荷钱”,贴水者名藕荷,出水者名芰荷,叶蒂(按:即荷叶中央近梗处剪正气叶片)名“荷鼻”。 气味 荷叶:苦、平、无毒。 莲房:苦、涩、温、无毒。 莲蕊须:...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安神止渴,久服强身。...
气味 (荚)辛、温、微毒。 主治 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风虚牙肿。用独子肥皂,以盐填实,烧存性,研末涂搽。亦可加樟脑少许。 头耳诸疮、眉癣。用肥皂(煅存性)一钱、枯矾...
释名 皂角、鸡栖子、乌犀、悬刀。 气味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 皂角子:辛、温、无毒。 皂角刺:辛、温、无毒。 木皮、根皮:辛、温、无毒。 主治 皂角子: 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用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酥少许熬香,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以蒺藜子、酸仁汤送下。 大...
释名 棘刺、棘针、赤龙爪。花名刺原。 气味 (白棘)辛、寒、无毒。 主治 小便尿血。用白棘三升,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 明脏虚冷,腹胁刺痛。用白棘一合(焙过)、槟榔二钱半,加水一碗,煎至五分,再加好酒半碗,煮开几次后,分二次服。 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
释名 旃檀、真檀。 气味 白旃檀:辛、温、无毒。 紫檀:咸、微寒、无毒。 主治 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 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气味 (楠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 足部水肿。削楠木、桐木煮水泡脚,并饮此水少许。每日如此,直至病愈。 心胀腹痛,不得吐泻。取楠木削三、四两,加水三升,煮开三次,饮服。 耳出脓。用楠木烧存性,研末敷耳内。...
释名 小杨、杨柳。 气味 柳华:苦、寒、无毒。 柳叶:苦、寒、无毒。 枝及根白皮:苦、寒、无毒。 主治 柳华: 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 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粉等分,调灯油涂搽。 走马牙疳。用杨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涂搽。 大风疬。用杨花四两,捣成饼,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