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

谢逸,(1068-1113)

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字无逸,号溪堂。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

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三百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

两次应科举,均不第。

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

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

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

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

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

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

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

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

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

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

《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

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

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

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二十五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

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

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

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

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谢逸的作品



纸帐竹窗夜永,蒲团棐几人闲。 万籁声沈沙界,一炉香袅禅关。...

国欲求忠臣,忠臣乃孝子。 为臣若不忠,泉下颡有泚。 居士丘园英,参禅得佛髓。 家有两男儿,孝秀冠闾里。 大儿守名教,小儿饱书史。 颀然诸子孙,眉目皆可喜。 人言居士亡,居士实不死。...

昨夜山头月,照我杯潋滟。 今朝云外山,寸碧若新染。 人境两清绝,座客只君欠。 俗子百无用,胜士一可念。 君如苕溪女,不妆有幽艳。 又如白堕醪,虽久味愈酽。 雄文山有云,高论圭无玷。 胸怀极坦夷,了不限城堑。 胡不侍明光,峨冠佩长剑。 宁甘广文冷,青灯对铅椠。 何当襆被归,莫待孟光窆。 放杖先生席,罢...

耿耿抱孤韵,寂寂扃柴扉。 束书卧环堵,交游车马稀。 风流佳公子,妙龄秉天机。 邀予步层台,目送孤鸿飞。 山影漾清渚,翠色侵人衣。 渔浦晚烟暝,霁雰蒙夕晖。 静言思叔子,怅然澹忘归。 坐有庖丁手,奏刀心术微。 万象含毫端,缣素聊一挥。 古来胜达士,欻如朝露晞。 吾人各勉力,毋为邹湛讥。...

燕燕巢梁端,飘摇畏风雨。 永夜不得眠,啾啾子求哺。 秋风毛羽成,分飞不相顾。 慎勿毁其室,此室安且固。...

两汪皆于菟,季也何其怒。 三年屏鲜腴,藜藿未尝饫。 铁心不可拗,出语等刀锯。 贪夫既激昂,壮士亦惊顾。 落笔波涛翻,可接乃兄武。 科名盖馀事,文章徒媚妩。 欲筑平生基,更师黄叔度。...

平生扬子云,识字造奇古。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训诂。 君乃贵公子,趣向亦如许。 读书如鸡鸣,勤不乱风雨。 亦有问字客,携壶就君语。 君初不作难,应答了无忤。 户外屦如云,作堂蔽寒暑。 林甫端能来,勿与谈杕杜。...

青青棘篱蔓,碧色侵琅玕。 嶷嶷枝叶茂,萦纡矛戟间。 风露岂不佳,弱质危难安。 愿言依松柏,永与同岁寒。...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

小人拙生事,三冬卧无帐。 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 徐徐晨光晞,稍稍气血畅。 薰然四体和,恍若醉春酿。 此法秘勿传,不易车百两。 君胡得此法,开轩亦东向。 苏公名大裘,意岂在万丈。 但观名轩心,人人如挟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