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张祜,(約785-849?)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张祜的作品



年少多情杜牧之,风流仍作杜秋诗。 可知不是长门闭,也得相如第一词。...

三年此路却回头,认得湖山是旧游。 百里镜中明月夜,万重屏外碧云秋。 竹林雨过谁家宅,杨叶风生何处楼。 先问故人篱落下,肯容藤蔓系扁舟?...

虢国潜行韩国随,宜春深院映花枝。 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邠王小管吹。...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慈乌色似漆,孔雀尾如金。 内外既相及,圣人空理心。...

慢眉童子语惺惺,实为天主自有灵。 可惜绿丝梳黛髻,枉将纤手把铜瓶。 低回婉态传师教,更学吴音诵梵经。 不似俗家诸姊妹,朝朝画得两蛾青。...

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 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东城晓出静尘埃,紫画神旗向日开。 锦袖半攘争捧辔,银鞍不下小传杯。 马盘草上朱弓满,雁落云中白羽回。 晚向三通残鼓尽,北原千骑卷行来。...

古寺层层结构劳,土冈前面峻如濠。 露云竹翠石桥冷,风起松声山殿高。 日色动廊开木槿,夜阴生院结蒲桃。 西龛禅客不相得,一片旧阶行几遭。...

小径上山山甚小,每怜僧院笑僧禅。 人间莫道无难事,二十年来已是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