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张祜,(約785-849?)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张祜的作品



蹑石攀云一径危,粉廊朱槛眺江湄。 青山半在潮来处,碧海先看月满时。 树色转烟城斗峻,水光浮草岸遥卑。 西楼又起公羊意,坐对寒潮向渺弥。...

南国僧游二十年,却因无任访生缘。 风回建业秋归寺,月满秦淮夜到船。 故老尽成双鬓雪,旧房深锁一林烟。 莫言了悟为真理,不叹兴亡在眼前。...

仙令东来值胜游,人间稀遇一扁舟。 万重山色连江徼,十里溪声到县楼。 吏隐不妨彭泽远,公才多谢武城优。 生疏莫笑沧浪叟,白首直竿是直钩。...

出告游方是素辞,喜君回棹不逾时。 荆门暮指连山远,郢国春归上水迟。 樽酒惜离文举坐,郡斋谁覆中宣棋。 殷勤莫忘趋庭日,学礼三馀已学诗。...

读尽儒书鬓皓然,身游城市意林泉。 已因骏马成三径,犹恨胡麻欠一廛。 真玉比来曾不磷,直钩从此更谁怜? 遗民莫恨无高躅,陶令而今亦甚贤。...

阿房宫尽客谁来,可惜连云万户开。 秦地起为千载业,楚兵焚作一场灰。 应知长者名终在,祇是生人意不回。 何事暴成还暴废,祖龙须死项须摧。...

咫尺云山便出尘,我生长日自因循。 凭君画取江南胜,留向东斋伴老身。...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

鸳带排方镂绿牙,紫罗衫卷合欢花。 当筵舞汗销胸雪,入破凝姿动脸霞。 帽侧蹙腰铃数转,亚身招拍腕频斜。 须臾曲罢归何处?称道巫山是我家。...

鉴地栽芦贮碧流,临轩一望似汀洲。 窗笼好映淮南树,疏野偏宜海上鸥。 历历迎风欹枕晓,萧萧和雨卷帘秋。 君看范蠡功成后,不道烟波无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