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江家旧池台,修竹围一尺。 归来万事非,惟见秦淮碧。 平生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西来故父客,金印杂鸣镝。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 中微未可料,家庙藏赤舄。...

春风小院却来时,壁间惟见使君诗。 应问使君何处去,凭花说与春风知。 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 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使君来自古徐州,声震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

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 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 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 是时累饥馑,尝苦盗贼变。 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 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 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 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 亲程三郡士,玉石不能炫。 欲知君得人,失者亦称善。 君才无不可,要使经百炼。 吾诗堪咀嚼,聊...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 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 当时一快意,事过有馀怍。 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 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静观殊可喜,脚浅犹容却。 而况钱夫子,万事初不作。 相逢更何言,无病亦无药。...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 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 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 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 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崄怪...

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 往问卞山龙,曷不安厥家。 梯空上巉绝,俯视惊谽谺。 神井涌云盖,阴崖垂藓花。 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 不知落何处,隐隐如缫车。 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 寄语洞中龙,睡味岂不嘉。 雨师少弭节,雷师亦停挝。 积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 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豭。 看君拥黄紬,高...

大任刚烈世无有,疾恶如风朱伯厚。 小任温毅老更文,聪明慈爱小冯君。 两任才行不须说,畴昔并友吾先人。 相看半作晨星没,可怜太白配残月。 大任先去冢未干,小任相继呼不还。 强寄一樽生死别,樽中有泪酒应酸。 贵贱贤愚同尽耳,君今不尽缘贤子。 人间得丧了无凭,只有天公终可倚。...

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 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饷。 轻圆白晒荔,脆酽红螺酱。 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 故人情义重,说我必西向。 一年两仆夫,千里问无恙。 相期结书社,未怕供诗帐。 还将梦魂去,一夜到江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