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厉鹗,(1692-1752)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厉鹗的作品



闲随渔艇泊烟汀,绛叶招人此再经。 十日晴光连树醉,数峰寒影上楼青。 雁来已是新霜后,僧定还同夜雨听。 最好湖心放归棹,斜阳有意画南屏。...

豪华不慕柘枝颠,脱却朝衫便是仙。 求友寒寻烟外驿,携家春上渡头船。 拟删碧草通新径,待构高斋署小眠。 我亦年来爱幽隐,买山未辨道林钱。...

老逢花信颇流连,红素春馀特放妍。 一桁重阴如爱护,千枝柔蔓太狂颠。 郁然舶上香山子,奇绝宫中锦洞天。 明日扁舟吴苑路,晚风犹为舞仙仙。...

摩挲古碣郁离文,未著当年汗马勋。 松响忽吹空际语,山光乍卷阵前云。 不须白石题神号,解使青溪靖寇氛。 归路班荆逢野老,至今犹说厉将军。...

残年犹遣报章闻,酒国诗坛即旧勋。 水竹遮村无万数,鸡豚结社再三云。 蒐罗更续城东记,讨论应添砚北群。 他日灌园徵轶事,雨苗烟甲几家分。...

回首中原接战尘,但夸天堑渡无因。 阿谁肯堕新亭泪,有客犹寻旧院春。 会冠莲台王学士,名喧桃叶顾夫人。 蛾眉前后皆奇绝,莫怪群公欠致身。...

满城风雨近重阳,及至重阳霁色苍。 问疾客来时一二,登高人想不寻常。 琉璃水浅盛新月,玛瑙天空映拒霜。 谁道秋容丽如许,闭门也有小篇章。...

几年吟赏得追陪,谁道风霜两鬓催。 出郭看花无一老,寻山冒雨岂重来。 室中灵照悲犹小,门外羊昙恸不回。 闻道弥留有佳句,可知地下乏仙才。...

岂是风怀尚未衰,鬓丝禅榻已心灰。 恐教人种年来失,又遣香车客里催。 名士肯分闲馆贮,词流许借聘钱来。 居然添得诗家事,不比金钗二十枚。...

昨日伞山山有信,秋黄新摘满林烟。 气含酸味偏宜客,形借癃名合近禅。 一种苞苴足幽事,十分熏习伴无眠。 裁诗为忆明居士,更拟抽帆上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