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厉鹗,(1692-1752)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厉鹗的作品



临平山畔访仁祠,我亦经过首夏时。 林下追从惟野衲,门前来往但舟师。 护伽蓝失河南像,窣堵波空元览碑。 祇有僧房青竹好,寥寥怀古一题诗。...

开岁无事相与娱,寻僧幸有三人俱。 笑披风帽上野艇,静听柔橹冲烟湖。 经声出院自断续,山影隔林时有无。 筇枝定入天竺去,想见涧鹤同清癯。...

如此湖山要主盟,才从晚岁识先生。 为官落魄人皆笑,好客风流世尽倾。 小别何堪成永诀,长留应是有诗名。 一杯酹向帷堂影,伤逝悲秋无限情。...

北山栋宇自秦馀,仗剑英姿尚凛如。 逐鹿似闻遗恨事,止麟应有补亡书。 灵旗往往惊樵牧,社酒年年福里闾。 三户到头仍一蹶,英雄无命足欷歔。...

一区河曲地还馀,同巷初欣有定居。 自比晏婴知近市,非关王播羡临渠。 名泉秀嶂兼幽躅,落叶高窗似故庐。 为说西湖好烟景,长竿移得昉溪渔。...

廿年书剑两无成,赢得江淮作达名。 盛德何伤笑安石,闲情不碍赋渊明。 占香梦验消寒夜,为客心酬旧雨声。 归到故园春正早,玉梅花映绮窗横。...

䢴溟一道到江回,遗构何年亦壮哉。 越国已将藏甲贺,晋人曾见好冠来。 祭馀稻蟹犹风俗,梦断梧桐有劫灰。 枕墣早知从直谏,中原牛耳得追陪。...

引疾遄归仅数年,顿成一枕小游仙。 故人共惜风流尽,造物偏悭水石缘。 新史同修长最擅,遗经独抱子能传。 从今玉树深埋后,应有精灵在简编。...

牵埭披衣有底忙,水烟笼日共苍凉。 客行十里又五里,舟过下塘还上塘。 驱犊岸高青嶂近,护蚕门静绿阴长。 平生未了山游债,处处唯闻佛土香。...

危阑徙倚静无哗,共惜流年赴壑蛇。 山转晴光馀半壁,渠添雪水贯千家。 牵连酒伴生吟思,枨触风情上鬓华。 只有故园今夕好,翩翩目极后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