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李觏,(一〇〇九-一〇五九)

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文正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

倡立盱江书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数百人,世称「盱江先生」。

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

嘉祐中,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

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

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经术,素不喜《孟子》,极斥释道二教,重农业生产。

有《退居类稿》十二卷,《皇祐续稿》八卷。

明成化间南城左赞编为《盱江集》(亦作《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

事见《盱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讲年谱》,《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列传·李觏传〉》。

李觏的作品



义激中心不再思,宦途从此抱瑕疵。 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 靖节田园应久废,尚平婚嫁岂宜迟。 一官尘土休回顾,海上群鸥旧有期。...

客思都无着,临池一醉歌。 唤春呈物象,移性入天和。 月影碎荆玉,波纹纬蜀罗。 相看尽仙骨,俗态巳无多。...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闲吟。...

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 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 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 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行行金碧里,气象恍如春。 不记来时路,自嫌衣上尘。 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 十载京华梦,相逢一欠申。...

虑远无如静,兹轩得地幽。 一官虽智效,万仞更心游。 风月趋吟笔,乾坤入坐筹。 延英期上对,岂是为身谋。...

大邑歌谣日尚新,忽惊千骑拥行尘。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 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踏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像设彼何时,高僧白衲衣。 水寒吞日气,树老惯霜威。 幡影捎天近,钟声落谷微。 可怜成道易,无事即无机。...

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 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 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