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李觏,(一〇〇九-一〇五九)

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文正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

倡立盱江书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数百人,世称「盱江先生」。

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

嘉祐中,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

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

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经术,素不喜《孟子》,极斥释道二教,重农业生产。

有《退居类稿》十二卷,《皇祐续稿》八卷。

明成化间南城左赞编为《盱江集》(亦作《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

事见《盱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讲年谱》,《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列传·李觏传〉》。

李觏的作品



月色固无改,台基亦不坏。 嗟哉玩月人,古来谁更在。...

离山阙归期,滞踪如在狱。 他门一脔炙,贱子万端辱。 吟忆圃花尽,梦知原麦熟。 公言富贵迟,何似耕穫速。...

梵教一来东,群心日归向。 土石至无情,也作披缁状。...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 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晋后千百年,兹殿俨如昔。 梵宇若皆然,应须省民力。...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