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李觏,(一〇〇九-一〇五九)

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文正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

倡立盱江书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数百人,世称「盱江先生」。

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

嘉祐中,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

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

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经术,素不喜《孟子》,极斥释道二教,重农业生产。

有《退居类稿》十二卷,《皇祐续稿》八卷。

明成化间南城左赞编为《盱江集》(亦作《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

事见《盱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讲年谱》,《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列传·李觏传〉》。

李觏的作品



君门若无禄,陈编孰能读。 公庭若无法,秽德谁不足。 煦煦儒者言,沈沈小人腹。 伤心勿复道,拂弦寄清曲。...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 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 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 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 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岂无饮食奉欢乐,亦有宾客相追游。 宿酲在枕或时起,俗话入耳令人羞。 偶随贤友访仙子,一临花槛斟瓷瓯。 尘埃何处是浮世,松竹此地长清秋。 古来扰扰富且贵,天下茫茫公与侯。 盖棺事了何足数,乘兴啸傲真良筹。...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朝闺入有籍,疏远难见君。 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 兰蕙生同草,鸿鹄心在云。 赠子喜别离,儿女安得闻。...

佛迹空在兹,佛心无处所。 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

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 道成不见取,贫贱谁之由。 陛楯拥尧舜,廊庙居伊周。 面对岂无说,咫尺路阻脩。 浮云关太虚,白日光逆流。 嗟尔临人者,蔽贤天所仇。...

遥闻金在沙,知是虚名号。 世人方竞奢,何兹有遗宝。...

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 胡然窣堵波,香花耀凡眼。...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 斋闲竹净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厌暑,独此留残阴。 戛雨挫促梦,穿风搜凉襟。 长茵展丽藓,乱歌奏欢禽。 侍奴裹村服,语客抛尘簪。 志高成利雠,思爽生诗淫。 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 山迎稳履远,月劝澄杯深。 荣名虽未染,幸亦非堙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