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

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李隆基的作品



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 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 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 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 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

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 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裾。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馀。 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 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 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 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 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 循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 翠崿留斜影,悬岩冒夕烟。 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 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 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 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雷出应乾象,风行顺国人。 川途犹在晋,车马渐归秦。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 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 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 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

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 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 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 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 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 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 还将听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 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 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 伐鼓鱼龙杂,撞钟角抵陈。 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