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

谢逸,(1068-1113)

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字无逸,号溪堂。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

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三百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

两次应科举,均不第。

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

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

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

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

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

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

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

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

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

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

《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

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

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

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二十五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

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

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

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

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谢逸的作品



朔风吹鬓幅巾斜,饭了呼童碾露芽。 竹影萧萧围我舍,溪流渺渺对君家。 古心莫为世情改,老眼聊凭文字遮。 安得一蓑烟雨里,小船载酒卧芦花。...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蠹简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疏影横斜月色新,肌肤清瘦不禁春。 侵凌腊雪寒先觉,漏泄东风信最真。 光滉妆台人未起,香迷野径蝶难亲。 飘零点破苍苔地,安得灵犀为辟尘。...

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 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 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 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 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 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 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 我欲追其韵,恨无三尺喙。 嗟叹之不足,作诗示同志。...

木落野空旷,天迥江湖深。 登楼眺遐荒,朔风吹壮襟。 望望不能去,勤我思贤心。 此心何所思,思我逍遥子。 挂冠卧秋斋,阅世齐愠喜。 念昔造其室,微言契名理。 击考天玉球,四坐清音起。 别来越三祀,洋洋犹在耳。 宵长梦寐勤,月明渡淮水。...

令尹吴楚豪,奇胸开八窗。 人物秀春柳,诗句妙澄江。 筑室名壁阴,凿牖延朱光。 呻吟六艺学,心醉倚胡床。 毛锥摘秋颖,茧纸截水苍。 浑洒有能事,著勋翰墨场。 翼翼鲁泮宫,国士徵无双。 行且职教事,儒风成一邦。...

人生一月间,开口笑几日。 况复岁云暮,在堂悲蟋蟀。 胡不为强欢,唧唧复唧唧。 吾徒尘外姿,开怀见真率。 达如商山皓,清若竹林逸。 相逢各拊掌,一笑万事失。 主人清旷士,作堂记其实。 愿无负此堂,不为势利怵。 时时叙离阔,中散志意毕。...

我老不闻道,抱疴卧蓬室。 有客晨叩门,竦若秋山直。 借问为谁何,吾祖乃太白。 倾怀露底蕴,始恨晚相得。 时时出诗语,词源极湍激。 格律竟不凡,窥祖见窗壁。 飘然别我去,此道谁知识。 世岂乏金龟,恐无贺宾客。...

绿筱蒙修涂,圆荷媚清溪。 步屧便清风,欻见古招提。 入门眼界净,端如刮金篦。 升堂各趺坐,野语无町畦。 吾徒性真率,可追阮与嵇。 安能触世网,瓮底藏醯鸡。 爱此清旷境,不知夕阳西。 归骑去联翩,城头乌夜啼。...

蔡生老江南,山水涵眼界。 挥洒若无心,笔端生万怪。 树杪耸烟鬟,云端悬缟带。 系舟枯柳根,茅屋临清派。 扫壁挂高堂,肃肃起清籁。 君名定不朽,第恐缣素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