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

谢逸,(1068-1113)

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字无逸,号溪堂。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

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三百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

两次应科举,均不第。

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

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

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

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

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

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

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

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

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

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

《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

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

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

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二十五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

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

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

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

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谢逸的作品



茂陵少年白面郎,手携五弦望八荒。 攲帆侧柁转天末,瞿塘滟滪一苇航。 向来问字识扬子,年未二十如老苍。 林花蜚尽春事了,粲然一笑西山阳。 幅巾相从竟日坐,虚堂扫地焚清香。 人物已共远峰秀,谈辩更与薰风凉。 黄梅雨洗天界净,驱车出门指太行。 朝侯暮烹不足道,人生离别安得常。 丈夫许与重气义,儿女惜别徒惨...

狄公鹗立横清秋,真气端能回万牛。 平生作郡有老手,退食燕寝清香浮。 鞭笞得名亦不恶,一官何足偿百忧。 岂如清净政不挠,男耕女桑民力优。 小人琐琐不足录,恶诗蒙公三过读。 自闻归棹理江干,北望伤怀何刺促。 胡不强为此邦留,悬知季月当泛菊。 愿言他日持节来,一洗苍生愁万斛。...

岁寒在天知后凋,受命于地禀正独。 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 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 孔明庙边冻蚁食,御史台中老乌宿。 何如结根阿兰那,叶映高僧胡眼绿。 楚多楩楠剪伐尽,大国要材梁夏屋。 何时匠石运斤风,不使龙姿久偃蹙。 反观樗栎老臃肿,永保天年长受福。...

真净养儿如养羊,败群者去羊不伤。 洪师斗擞蔬笋气,白昼穴我夫子墙。 粥鱼斋鼓了无碍,坐禅不废谈文章。 老师颔之笑不语,坏衲百孔穿寒光。 洞庭风号波浪吼,笑揖逐客谈船窗。 六月赤脚登大庾,黄茆瘴里餐槟榔。 天宫不合困两鸟,洪徐接翼鸣南昌。 毛群羽族不敢喘,师乃啁唽鸣其旁。 欻起四明狂客念,扬澜恨不一苇...

长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黄金双鬓绿。 吹嘘气焰高岑楼,胡不容公置一足。 脑脂遮眼卧三年,满榻秋风对修竹。 户内殷殷金石声,牙签插架三万轴。 笺诗作传起凡例,断简残编纷在目。 题舆粤国正秋风,石瘦水清山诘曲。 先声霹雳挟仁气,父老欢呼胥吏肃。 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

落落匡山老,晴江莹眉宇。 问道崆峒墟,枯槎泛江浒。 归欤谢远游,曲肱卧环堵。 磅礴万物表,动植见吞吐。 曜灵旋磨蚁,四气遽如许。 咄咄千载事,俯仰变今古。 安得仙人杖,颓龄为君拄。...

谪仙独立风埃外,函丈席间藏法界。 食前不愧孟子讥,容膝尚笑陶生隘。 若知北斗可藏身,定是须弥堪纳芥。 不容广坐九百万,谁信维摩室本大。...

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 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 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 桂影摇浊醪,波光照酡颜。 高怀浩无际,妙语险莫攀。 夜深风露冷,投宿敲禅关。 时闻桥下泉,决决鸣佩环。 兹游寻旧约,正朔已七颁。 缅想泮宫老,邈在淮南山。...

潘侯平生心,初不喜婚宦。 中年又丧妻,二子尚幼丱。 孤灯秋梦寒,颇思美目盼。 初时似不堪,既久亦习惯。 斯人天机深,坚壁却忧患。 浊醪只独斟,布衣谁补绽。 岂不溉釜鬵,无人煮藜苋。 买婢供使令,颇遭俗子讪。 北风吹枯桑,天寒岁云晏。 人生不百年,一世如梦幻。 勿谓渊泉深,巨鱼亦可汕。 何当呼蹇修,便...

鲁公虹气胸中蟠,发为心画妙笔端。 严如礼乐陈太庙,肃若朝会罗千官。 想见诮杞叱希烈,不忧米罄无晨餐。 曩凭熊轼守此土,浮屠受戒升高坛。 手磨苍珉纪岁月,大书深刻期不刓。 至今父老见必拜,尚馀堕泪碑斓斑。 争摹墨本走四海,购求不惜千金殚。 挂之虚堂拂尘壁,凛然六月阴风寒。 岂惟贼臣敛衽避,厉鬼不得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