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张祜,(約785-849?)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张祜的作品



散发垂肩久不簪,竹床推枕就藤阴。 涧傍春渡水流急,山半夜归云色深。 拂槛数竿为去处,随波一叶是浮沉。 世间年少正行乐,应笑老人无事心。...

三峰前望峻,一派上游斜。 雨过离披草,风吹颠倒查。 拂林山鹊翅,丛岸野裳花。 好是醉中舞,村桥行数家。...

端居无外事,长日卧烟岚。 树影侵篱北,花香自水南。 酒肠婴女笑,棋路老僧谙。 似此成乖懒,嵇康七不堪。...

翠竹千竿耸,青池一面临。 白烟生草末,黄粉露花心。 簇脚蟏蛸桂,抛身翡翠沉。 但令樽酒满,何必虑无金?...

南下丹阳一水湾,陋居瓢饮是希颜。 来为野鸟入春郭,去作溪云归夜山。 蓬鬓已衰言必贱,竹门虽立意无关。 陶潜惠远如相爱,朝访遗民暮却还。...

时贤近丧若山崖,却赖青云望素乖。 强似鹓鸾趍宦达,可胜藜藿伴僧斋。 一壶酒外终无事,万卷书中死便埋。 唯是江东道门子,许询长说是吾侪。...

几年垂钓碧江浔,长爱严陵是此心。 万壑深秋闻伐木,一溪长日看淘金。 桑生垄上螟蛉挂,竹在沙头翡翠沉。 唯道石田堪种黍,不将衰发羡华簪。...

红筵高设画堂开,小妓妆成为舞催。 珠帽著听歌遍匝,锦靴行踏鼓声来。 纤纤玉笋罗衫撮,戢戢金星钿带回。 长恐周瑜一私顾,不教闲客望瑶台。...

宴宾容易小筵成,隼击秋原助放情。 红袖退行鞍上语,白眉迂步马前迎。 一冬霜意先黄叶,两路风威动翠旌。 须道孔融樽已满,不劳台下说馀酲。...

津亭一望海西壖,旧说湖开是几年。 风起半山云出寺,雨馀深岸水平船。 竹林上拔高高笋,荷叶中藏小小莲。 长爱向南些子地,两三家近野唐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