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 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 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 荒祠傍孤冢,古隧有残坎。 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 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 跰?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 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 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 田翁里妇那肯顾,时有野鼠衔其...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汍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细思平时乐,乃为忧所缘。 吾从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庙谟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千金买战马,百...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予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

去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历阳。 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尘土堆胸肠。 君家联翩三将相,富贵未已今方将。 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 观君崛郁负奇表,便合剑佩趋明光。 胡为小郡屡奔走,征马未解风帆张。 我生本是便江海,忍耻未去犹彷徨。 无言赠君有长叹,美哉河水空洋洋。...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 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 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 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 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 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 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蹊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馀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