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万松岭上黄千叶,载酒年年踏松雪。刘郎去后谁复来,花下有人心断绝。 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无情岂亦畏嘲弄,穿帘入户吹灯灭。 纷纷儿女争所似,碧海长鲸君未掣。朝来云汉接天流,顾我小诗如点缬。 欧阳、赵、陈在户外,急扫中庭铺木屑。交游虽似雪柏坚,聚散行作风花瞥。 晴光融作一尺泥,归有何事真无说。...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与元之,坎轲一生遭口语。 两翁当年鬓未丝,玉堂挥翰手如飞。 教得滁人解吟咏,至今里巷嘲轻肥。 君家联翩尽卿相,独来坐啸溪山上。 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丈夫自重贵难售,两翁今与青山久。 后来太守更风流,要伴前人作诗瘦。 我倦承明苦求出,到处遗踪寻六...

峨峨扇中山,绝壁信天剖。 谁知大圆镜,衡霍入户牖。 得之老月师,画者一醉叟。 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 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 低昂不自知,恨寄儿女手。 短屏虽曲折,高枕谢奔走。 出家非今日,法水洗无垢。 浮游云释峤,宴坐柳生肘。 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

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 璧月挂罘罳,珠星缀觚棱。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兴。 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 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 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鬙。 使君置酒罢,箫鼓转松陵。 狂生来索酒,一举辄数升。 浩歌出门去,我亦归瞢腾。...

弹冠恨不早,挂冠常苦迟。 盛服每假寐,角阙时伏思。 东门未祖道,西山空拄颐。 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要当谋三径,何暇择一枝。 与君几合散,得酒忘醇醨。 君谈似落屑,我饮如弈棋。 居官不任事,造物真见私。 主人独贤劳,金谷方流驰。 行人亦结束,杕杜乃归期。 公卿虽少安,河流正东酾。 我得会稽去,方...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惜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旁。...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丹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检点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积水焚大槐,蓄油灾武库。 惊然丞相井,疑浣将军布。 自怜耳目隘,未测阴阳故。 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 岂惟渴兽骇,坐使痴儿怖。 安能长鱼鳖,仅可燖狐兔。 山中惟木客,户外时芒屦。 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默识如蓍龟。 擢子拱把中,云有骥騄姿。 胡为三十载,尚作穷苦词。 丈人不妄语,未效此何疑。 揭来清颍上,泪湿中郎诗。 怪我一年长,而作十年衰。 同时几人在,岂敢怨白髭。 愿言指松柏,永与霜雪期。...

二陈既妙士,两欧惟德人。 王孙乃龙种,世有籋云麟。 五君从我游,倾写出怪珍。 俗物败人意,兹游实清醇。 那知有聚散,佳梦失欠伸。 我舟下清淮,沙水吹玉尘。 君行踏晓月,疏木桂寸银。 尚寄别后诗,剪刻淮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