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㟪?,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昨夜试微凉,汗衾初退红。 我愿偕秋风,随身入房栊。 君王不好事,只作好惊鸿。 细看卷虿尾,我家真栗蓬。...

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游人指点小颦处,中有渔阳胡马嘶。 又不见王孙青琐横双碧,肠断浮空远山色。书生性命何足论,坐费千金买消渴。 尔来丧乱愁天公,谪向君家书砚中。小窗虚幌相妩媚,令君晓梦生春红。 毗耶居士谈空处,结习已空花不住。试教天女为磨铅,千偈澜翻无一语。...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萍韭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尚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西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相逢一醉岂有命,南来寂寞君归矣。...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 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彩绘。 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 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 千里孤帆又独来,五年一梦谁相对。 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硙。...

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啖鳆鱼人未识。西陵衰老穗帐空,肯向北河亲馈食。 两雄一律盗汉家,嗜好亦若肩相差。食每对之先太息,不因噎呕缘疮痂。 中间霸据关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百年南北鲑菜通,往往残馀饱臧获。 东随海舶号倭螺,异方珍宝来更多。磨沙瀹沈成大胾,剖蚌作脯分馀波。 君不闻蓬莱阁下驼棋岛,八月边风备胡獠...

双猊蟠础龙缠栋,金井辘轳鸣晓瓮。 小殿垂帘白玉钩,大宛立仗朱丝鞚。 风驭宾天云雨隔,孤臣忍泪肝肠痛。 羡君意气风生座,落笔纵横盘走汞。 上樽日日泻黄封,赐茗时时开小凤。 闭门怜我老太玄,给札看君赋云梦。 金奏不知江海眩,木瓜屡费瑶琼重。 岂惟蹇步苦追攀,已觉侍史疲奔送。 春还宫柳腰支活,水入御沟鳞甲...

东川得望郎,坐与西争重。 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 蜀人安使君,所至野不耸。 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遥知句溪路,老稚相扶拥。 看画古丛祠,百怪朝幽拱。 牛头与兜率,云木蔚堆垄。 醉乡追旧游,笔阵贾馀勇。 聊将诗酒乐,一扫簿书冗。 西风吹好句,珠玉本无踵。...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