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 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 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江湖不在眼,尘土坐满颜。 系舟清洛尾,初见淮南山。 淮山相媚好,晓镜开烟鬟。 持此娱使君,一笑簿领间。 使君如天马,朝燕暮荆蛮。 时无王良手,空老十二闲。 聊当出毫末,化服狡与顽。 勿谓无人知,古佛临清湾。 赤子视万类,流萍阅人寰。 但使可此人,馀事真茅菅。...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正当狂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

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 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 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 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 今宵扫云阵,极目净天宇。 嬉游各忘归,阗咽顷未睹。 飞毬互明灭,激水相吞吐。 老去反儿童,归来尚铙鼓。 新年消暗雪,旧岁添丝缕。 何时九江城,相对两渔父。...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 初冠惠文读《城旦》,晚入奉常陪剑履。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 未应良木弃大匠,要使名驹试千里。奉亲官舍当有择,得郡江南差可喜。 白粲连樯一万艘,红妆执乐三千指。簿书期会得馀闲,亦念人生行乐耳。...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 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 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天形倚一笠,地水转两轮。 五伯之所运,毫端栖一尘。 功名半幅纸,儿女浪苦辛。 子有折足铛,中容五合陈。 十年此中过,却是英特人。 延我地炉坐,语软意甚真。 白灰如积雪,中有红麒麟。 勿触红麒麟,作灰维那瞋。 拱手但默坐,墙壁徒谆谆。 今宵恨客多,污子白㲲巾。 后夜当独来,不须主与宾。 薄团坐纸帐,自...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 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 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 佳哉郁葱葱,气若凤与麟。 联翩出儒将,岂惟十朱轮。 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 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

扫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 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 曾经丹化米,亲授枣如瓜。 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 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 至今许玉斧,犹事萼绿华。 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前生或草圣,习气馀惊蛇。 儒臞谢赤松,佛缚惭丹霞。 时时一篇出,扰扰四座哗。 清诗得可惊,信美辞多夸。 回车入官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