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二十一节·

孟子·周·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译文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希望得到的,但他们的乐趣并不在此,居于天下的中央,安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他们的本性不在于此。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主张通行于天下,也并不因此而增加;即使困窘隐居,也不会因此而减损,因为他的本分已确定。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已根植于内心,生发出来的神色是温润和顺的,流露在脸上,充盈在肩背,推及肢体,肢体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人明了。”

注释

大行:指理想通行于天下。

睟(suì)然:温润的样子。

盎(àng):显现。施:推及,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