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多好事,揽辔向西都。相逢狭斜路,驻马诣当垆。

...

温子昇(南北朝)


故里躬耕后,颓龄耄及前。

开门无客至,得句有僧传。

忽忽身如梦,迢迢日似年。

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

陆游(宋)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

道潜(宋)


【其一】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其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其三】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其四】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其五】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

无名氏(南北朝)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吕岩(唐)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

张岱(明)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

无名氏(宋)


送欢权桥梁,相待三山头。

遥见千福帆,知是逐风流。

...

无名氏(南北朝)


远望千里烟,隐当在欢家。

欲飞无两翅,当奈独思何。

...

无名氏(南北朝)


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

无名氏(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