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赋

班昭·汉·赋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译文

永初七年,我的儿子调往陈留,我于是随其离京东行。时值初春美好季节,逛择良辰吉日动身出发。乘车走了一天,晚上到偃师住下。离别故土迁往新地,心里总有些凄苦惆怅。天亮我还未能入睡,心中留恋而不忍远离。酌酒衔杯,欲抛弃思乡之念;怆然长叹,尽抑制怀旧之情。本来我就觉得不应该如此悲伤。当今已不是构木为巢、敲蚌而食的土:古时代,怎能不施展才力,追随朝廷效力呢?况且与大家一道加入官宦行列,任凭天意安排也是个归宿。沿着宽阔通畅的大道前进,那种狭窄邪僻的小路谁肯遵行呢?

于是就欣然赶路前往,凭借目光观览神游。我们历经七县,一路上观赏浏览。到达巩县时,遇到一些艰难。远望黄河、洛水交相奔流,近看成皋的旋门巍然屹立。越过峻峭高险之地,经荥阳,过武卷,到原武用餐休息,抵阳武宿于桑林。又过封丘踏上前进的行路,怀念离去的京城而暗暗叹息。离人怀念故土啊,早在经传中就有记载。

沿着大路又走了不多时,便到平丘县北境。进入匡邑旧址,追忆久远之事。想起当年孔子在此受过困苦,那是衰败动乱的年代,世无政德,连圣人也遭到困厄威胁。怅惘迟疑停留许久,忘记天色已近黄昏。到达长垣县境,察看田野里的农民;目睹蒲城废墟,荆棘丛生,草木间杂。蓦然醒悟,环顾讯问,想到子路的威严神勇。卫国人夸奖他勇武仗义,至今仍被称颂。蘧瑗葬在城的东南,人们还在崇尚、瞻仰他的坟墓。人虽故去,美德不朽,英名长存。经典中所赞美的,是那可贵的道德仁贤。吴季扎曾说,卫国多君子最后必有祸患,他的预言是可信的,已得到了验证。后来卫国遭到祸患,逐渐衰落,再没有强盛起来。我深知命运由天支配,但勉力而行也能够接近圣贤。仰慕圣人高德,步前贤后尘,对己真诚尽责,对人宽容相待。喜好公正刚直不违背祖德,凭借真诚可以感动神灵。希望神灵明察,保佑忠贞信义之人。

总而言之,君子之思必成文章,何不各言其志仰慕古人?先父行止曾有赋作,我虽不才但岂敢不效法?贵贱贫富不可预料,修身守道以待时运。不论愚笨和聪明如何,命运对谁都一样。任凭命运安排,不管是吉还是凶。恭谨无怠,谦虚节俭,清心寡欲,学习古人孟公绰吧!

注释

永初之有七:即永初七年(公元113年)。永初,汉安帝刘祜的年号。

余:指此赋的作者班昭。

孟春:春季第一个月,即夏历的正月。古人用孟、仲、季划分一个季节中的三个月。

撰(xuǎn):同“选”,择善而取。

举趾:抬脚。《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举趾。”

升舆:上车。

予:我。

宿:住宿,休息。

偃(yǎn)师:县名,今属河南。

去故:离开故居。

就新:到新的地方。

怆(chuàng)恨:悲伤。

明发:黎明。《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心迟迟而有违:因心有疑虑或不快而动作缓慢。《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酌(zhuó):斟酒,饮酒。

缶(fǒu)尊:古代盛酒器具。

弛:放松,舒缓。

喟(kuì):长叹。

抑情:压抑的心情。

自非:自己无法消解、排遣。

樔(chāo):远古人在树上搭的简陋住处。

椓蠡(zhuó lí):砸开螺壳,生吃里面的肉。蠡,通“嬴”。

陈力:施展才能。《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鉴曰:‘卿是功臣,好为官陈力。’”

从众:跟随众人,按照众人的行事方式而行事。

就列:做官。

归:安排。

遵:沿着。

通衢(qú):四通八达的大道。

捷径:便捷的小路。

徂(cú)逝:远行。

聊:姑且,权且。《诗经·桧风·素冠》:“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游目:纵目四望,放眼纵观。

遨魂:使精神得到娱乐。

七邑:七个县,即下文所说巩县、成皋、荥阳、卷县、阳武、原武、封丘。

遭:遇到。

巩县之多艰:巩县的道路艰险。

河洛:指黄河和洛水。

交流:汇合。

旋门:关名,汉灵帝为防备黄巾军而于中平初年所设的八关之一,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西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开封府》:“旋门关,在县西南十里,即旋门阪……汉灵帝时,河南八关之一。”

既:已经。

免脱:摆脱。

历:经过。

卷:卷县。

食:吃饭。

息足:休息双脚。

桑间:桑林中。

践:行走。

京师:京城。

窃叹:暗自叹息。

小人怀土:《论语·里仁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小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的人。怀土,留恋故土。

书传:典籍。

少前:稍微前行。少,同“稍”。

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说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匡国因被误认为是阳虎而遭到囚禁之事。《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人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匡郭,匡的外城。追远,怀想、思考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夫子,孔子。厄勤,困厄、勤苦。无道,时代混乱,凡事不依礼而行,故称“无道”。圣人,指孔子。

容与:徘徊,犹豫不前。《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

久驻:长久站立。

长垣(yuán):县名,属陈留。

睹蒲(pú)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zhēn)榛。惕觉寤(wù)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说的是孔子弟子子路在卫之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弟子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卫太子聩作乱,孔悝协从,子路不愿跟随,因而遭到聩和孔悝的攻击。混战中,子路冠缨断开,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放下手中兵器去结冠缨,被杀。子路曾为蒲大夫,所以文中说看到蒲城的废墟而想起子路。顾问,左右询问。

嘉:赞扬。

蘧(qú)氏:即蘧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一说今濮阳县老渠村人),生卒年不详,春秋末年卫国大夫,先后事卫献公、卫襄公、卫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卒后葬于今长垣县南。

令德:美好的德行。

经典:史籍。

美:称赞。

贵:以……为贵。

吴札(zhá):吴国公子季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扎到了卫国,“说蘧瑗、史狗、史䲡、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 ‘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信:可信。

征:通“证”,即依据。

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指卫国在春秋后期国力衰落,前209年为秦所灭。陵迟,亦即“凌迟”,古代一种残酷的刑法。先分割犯人的肢体,然后割断咽喉。这里用作比喻卫国逐渐削弱而至灭亡。《宋史·刑法志一》:“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

知性命之在天:《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由力行而近仁:《礼记·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勉:努力。

仰高而蹈景:《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高,仰慕他人高尚的德行。蹈景,学习、实践他人高尚的行为。景,同“影”。

忠恕:《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好(hào):喜好。

回:邪僻。《诗经·小雅·鼓钟》:“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精诚通于明神:精诚专一,持之以恒地做一个正直之人,将会得到神明的保佑。《诗经·小雅·小明》:“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庶:众多。

灵祇(qí):神灵。扬雄《甘泉赋》:“集乎礼神之囿,登乎颂祇之堂。”鉴照:鉴识明察。《文心雕龙·知音》:“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

贞良而辅信:贞良之人会得到神的关照。

乱:本指乐曲最末一章,在辞赋中指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话。

成文:写成文章,流传于后世。

盍(hé)各言志:说说各人的志向。《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

先君:作者之父班彪。

有作:班彪曾作《北征赋》。

不敏:不够聪明。

法:效仿。

履道:履行道义。

俟(sì)时:等待时机。

修短之运,愚智同兮:寿命的长短,愚者智者都是相同的。

靖(jìng)恭委命:恭敬地对待你的职位。

敬慎无怠:恭敬、谨慎,不要懈怠。

嗛(qiān)约:谦恭谨慎。嗛,同“谦”。

师:学习。

公绰(chāo):指孟公绰,鲁大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