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陈子昂,(六五九-七〇〇)

唐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字伯玉。

陈元敬子。

曾任右拾遗,後人因称「陈拾遗」。

出身豪族,少任侠,成年後发愤攻读。

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进士第(此据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

按《唐才子传·卷一·陈子昂传》云陈拾遗登第在高宗开耀二年,误),上书言建唐高宗陵墓于洛阳,受武则天赏,拜麟台秘书省正字。

武后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从军北征,归朝,补右卫胄曹参军,迁右拾遗。

万岁通天元年(西元六九六年),从武攸宜北击契丹,表掌书记,军中文翰皆委之。

立志许国,然不为所用,贬署军曹。

圣历元年(西元六九八年),以父老辞官还乡,旋居父丧。

後为射洪县令段简构陷系狱,忧愤而卒。

陈拾遗于袭六朝馀波之初唐诗坛深表不满,慨叹「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故欲革「采丽竞繁」之齐梁诗风,以承建安、正始之诗重比兴寄托之传统(《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陈诗与其诗论相合,代表作为《感遇》三十八首,反映武周时代之社会现实甚为广泛,抨击时弊亦较深刻,抒写胸臆之作则慷慨深沉,风格近于阮步兵《咏怀》。

另有《登幽州台歌》虽仅四句,然为历来传诵之名篇。

陈拾遗为诗主「汉魏风骨」、「兴寄」,所为书疏,亦全用散体,为唐诗革新先驱,甚得李杜诸人推崇,韩昌黎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金元遗山云:「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论诗绝句》)其诗文集以四部丛刊本《陈伯玉文集》十卷为通行,今人徐鹏校点之《陈子昂集》最完备。

诗注本有今人彭庆生《陈子昂诗注》。

《全唐诗》存诗二卷。

《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

生平见唐·卢子潜《陈氏别传》,《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列传·陈子昂传〉》、《新唐书·卷一百〇七·陈子昂传》。

陈子昂的作品



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潜居。 时岁忽兮,孤愤遐吟。 谁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与理分。...

梓州射洪县草莽愚臣陈子昂谨顿首冒死献书阙下: 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故有非常之策者,必待非常之时;有非常之时者,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镬而不回,至诛夷而无悔,岂徒欲诡世夸俗、厌生乐死者哉?实以为杀身之害小,存国之利大,故审计定议而甘心焉。况乎得非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