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刘长卿,(726-786)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

早岁居洛阳。

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

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

释褐长洲尉。

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

同年以事下狱,贬南巴尉,复勘后得量移。

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七六五年)后入京。

大历初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驻扬州。

后擢鄂岳转运留后。

为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睦州司马。

唐德宗建中初迁随州刺史。

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李希烈叛,据随州,文房流寓江州。

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

约卒于贞元六年(西元七九〇年)前后。

刘随州年辈与杜少陵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 代以后。

与钱起并称「钱 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

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

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

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

故方虚谷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十二》方仪卫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馀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十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

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

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

《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王阮亭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

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何世璂《然镫记闻》)其集称《刘随州集》,一作十卷,一作十一卷。

今人注本有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杨世明《刘长卿诗编年校注》。

《全唐诗》存诗五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二首。

其事迹散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十六·刘长卿》、《唐才子传·卷二·刘长卿传》等处,颇多缺误。

今人傅璇琮主编之《〈唐才子传〉校笺》考辨较备。

刘长卿的作品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莫叹江城一掾卑,沧洲未是阻心期。 浙中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朝暮时。...

迁客归人醉晚寒,孤舟暂泊子陵滩。 怜君更去三千里,落日青山江上看。...

春风何事远相催,路尽天涯始却回。 万里无人空楚水,孤帆送客到鱼台。...

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 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

山色湖光并在东,扁舟归去有樵风。 莫道野人无外事,开田凿井白云中。...

扬州春草新年绿,未去先愁去不归。 淮水问君来早晚,老人偏畏过芳菲。...

南楚迢迢通汉口,西江淼淼去扬州。 春风已遣归心促,纵复芳菲不可留。...

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 青苔满地无行处,深笑桃花独闭门。...

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 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 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 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