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刘长卿,(726-786)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

早岁居洛阳。

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

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

释褐长洲尉。

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

同年以事下狱,贬南巴尉,复勘后得量移。

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七六五年)后入京。

大历初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驻扬州。

后擢鄂岳转运留后。

为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睦州司马。

唐德宗建中初迁随州刺史。

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李希烈叛,据随州,文房流寓江州。

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

约卒于贞元六年(西元七九〇年)前后。

刘随州年辈与杜少陵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 代以后。

与钱起并称「钱 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

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

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

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

故方虚谷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十二》方仪卫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馀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十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

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

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

《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王阮亭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

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何世璂《然镫记闻》)其集称《刘随州集》,一作十卷,一作十一卷。

今人注本有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杨世明《刘长卿诗编年校注》。

《全唐诗》存诗五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二首。

其事迹散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十六·刘长卿》、《唐才子传·卷二·刘长卿传》等处,颇多缺误。

今人傅璇琮主编之《〈唐才子传〉校笺》考辨较备。

刘长卿的作品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误因微禄滞南昌,幽系圜扉昼夜长。 黄鹤翅垂同燕雀,青松心在任风霜。 斗间谁与看冤气,盆下无由见太阳。 贤达不能同感激,更于何处问苍苍。...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 花间五马时行县,山外千峰常在门。 晴江洲渚带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 知到应真飞锡处,因君一想已忘言。...

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 壮志已怜成白首,馀生犹待发青春。 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持法不须张密网,恩波自解惜枯鳞。...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 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 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南客怀归乡梦频,东门怅别柳条新。 殷勤斗酒城阴暮,荡漾孤舟楚水春。 湘竹旧斑思帝子,江蓠初绿怨骚人。 怜君此去未得意,陌上愁看泪满巾。...

迢迢此恨杳无涯,楚泽嵩丘千里赊。 岐路别时惊一叶,云林归处忆三花。 秋天苍翠寒飞雁,古堞萧条晚噪鸦。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送君不复远为心,余亦扁舟湘水阴。 路逐山光何处尽,春随草色向南深。 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 傥见主人论谪宦,尔来空有白头吟。...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