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厉鹗,(1692-1752)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厉鹗的作品



腊尾能为寂寞游,恰经野渡有渔舟。 过桥溪水斜风急,带雪僧房落日幽。 世外话销商陆火,林中春在木棉裘。 平皋鹤叟今何处,吟望寒山共点头。...

石润林香下夕晖,风中似有磬声微。 好山招隐贫难买,妙画通灵久亦飞。 题字尚留前辈在,听泉今见解人稀。 频年不踏松阴路,卧以游之恰忘归。...

入林人语忽寻烟,来共堂头此夜禅。 本色住山深有味,清诗呈佛岂无缘。 竹龙行水风回后,栗鼠窥星月出前。 不待诸天诃放逸,心清坐听晓钟传。...

闻道城南载酒游,清江如画远峰稠。 不愁红叶明朝雨,先借黄花一日秋。 老去情怀无检束,兴来风物即淹留。 登高难得鲜新句,搔首真惭赵倚楼。...

十月江天未陨霜,阿师桥畔善和坊。 早梅门巷如人白,残柳旗亭胜酒黄。 公案此时参闭目,风光何地不回肠。 莫言新雁无才思,小草伤春句一行。...

一夜霜风撼竹门,年年秋事在丘樊。 贫怜圆菊仍分艳,静觉凉蛩自减喧。 干世策堪黄口笑,背时诗待素心论。 中年不负萧闲味,落叶池边钓石温。...

又是江南梅雨天,此生逾壮思悠然。 矜张久厌宣明面,草泽谁知正礼年。 情类疲牛踏陈迹,身如社燕寄脩椽。 佳时毕竟推吾土,树外云峰对榻眠。...

雨挟云阴天四垂,孤城萦策况凄其。 绿杨风起狐狸淀,细草烟荒扁鹊祠。 剑客于今谁忼慨,马群自昔重权奇。 燕南赵北明朝是,秋水茫茫有所思。...

玉宇无穷望眼宽,不辞清露湿杯盘。 秋来南国宜高卧,月傍东城得早看。 豆叶响回三径静,桂花风入二毛寒。 谁招遮日长安手,直到天明共倚阑。...

绳河斜影落风林,独掩柴关露气深。 好月不嫌迟照坐,已凉何恨早摊衾。 事过唐肆空求马,迹类寒枝未稳禽。 为报东阳山水道,安排烟翠待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