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厉鹗,(1692-1752)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厉鹗的作品



僧房有嘉招,销夏幽事惬。 一艇溯空明,风漪平帖帖。 宿云晓未收,湖南秋已浃。 入港低水花,穿林响露叶。 骄阳似避人,经楼旷可蹑。 断塔兀当窗,连山远于堞。 径转岩阴侵,堂开泉气摄。 休公苦爱客,蔬果纷稠叠。 瘦仿岛可诗,澹续宗刘业。 何当为后游,更步松闲屧。...

林深老屋斜,日落山风大。 一僧拾橡归,延客听虚籁。 为忆曾游人,迢迢白云外。...

楚臣佩菉葹,林表曾现形。 自受度师戒,不食江鱼腥。 我非离忧客,坦步半山亭。...

莱阳姜仲子,矫矫清节后。 独持桑海身,画松只画瘦。 矮纸气屈蟠,疏影漏岩窦。 勿矜干霄意,乃为般尔宥。 题字不满幅,笔势若篆籀。 对之神魄惊,惨澹见寒秀。 装堂没骨花,远笑荃熙陋。...

荒涂转风榛,奇势出重甗。 秋涨涧善崩,石剥去年藓。 梧竹散凉阴,不惮双足茧。 何处问山公,洞深草谁剪。...

古来何人能大书,官奴俊爽力有馀。 淋漓只用扫泥帚,扫出不怕春沾淤。 化城额传裴相休,以袖揾墨蛟龙遒。 何如汪家碧山草堂里,酒酣脱帽看尖头。 睡庵老人气倜傥,青管高提盈一丈。 至今森然挂东壁,故物不与人俱往。 藤韬漆护棕丝牢,中山徒秃千兔毫。 想见盘旋跳荡发绝叫,惊电破砚翻云涛。 长枪大剑莫相笑,毛锥...

我生吴越乡,连山富簬箘。 前身天目僧,托命惟在笋。 每从破冻初,一洗几案窘。 胸中凌云气,欲吐谢不敏。 孤帆卸淮甸,清樾表春尽。 故人有嘉约,斜径竹香引。 轩窗爱疏豁,新境拓畦畛。 供客用意勤,箨龙屠最忍。 颇疑匡庐游,甜苦未可哂。 物以少为贵,食经侈堪悯。 扪腹又诗成,茶声鼎鸣蚓。...

南山秋争高,弥望翠屏展。 陆子柘湖来,招寻兴不浅。 入林导白足,幽径逾偃蹇。 斗折攀寿藤,仄行仆积藓。 逶迤穿风穴,潭岛凡几转。 湖光似明蟾,屈曲浸苍巘。 举俗重宵游,我辈及昼衍。 侧闻米漫士,题字剔蜗篆。 琴台为谁书,健笔犹可辨。 清音自有馀,佳名非枉践。 古人去已遥,得酒聊共遣。...

人生穹壤闲,栖止无定境。 宦学便择居,何必恋闾井。 往者欧阳公,终日苦思颍。 况兹百门泉,名与淇水永。 太行从东来,出没几峰岭。 清泠满山腹,汇作跳珠猛。 分流入绮塍,不待汲修绠。 所以乐土游,仲平有深幸。 先生诗家流,出守厌造请。 三公付孙刘,一官罢张邴。 偶然泉上行,光景爱妍靓。 遂买泉上田,犁...

抚湘瑟,荐江蓠。 灵望夫,其来迟。 夫愚弱,疑可饵。 矢从夫,靡有贰。 夫来迟,逢獝狂。 纫上服,连下裳。 系朱丝,犹在领。 号于帝,已得请。 乘白凤,游清都。 下鉴观,芬椒涂。 灵安坐,士女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