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厉鹗,(1692-1752)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厉鹗的作品



水落山寒处,盈盈记踏春。 朱阑今已朽,何况倚阑人。...

首春溪中寒,偃卧如屈铁。 宵分天柱梦,觉来转清切。 开门残月在,下见数峰雪。 雪际生白云,窅映不可说。 登桥水市静,寻径冰泉裂。 田翁尚无事,初阳候林缺。 怀新意似欣,理旧抱已结。 何如岩栖人,燃竹饭松屑。...

阑压垣衣户网尘,嫩寒恻恻那禁春。 一池好染罗裙水,只照梅花不照人。...

振衣浴罢体更轻,竹枝投石声彭觥。 空山昨夜龙洗窟,雨过万壑泉纵横。 山灵知我有默祷,故遣松风作前导。 一峰阴见一峰晴,天柱中央翠于扫。 元同先生昔隐居,洞天长锁琅函书。 前游日夕未曾到,恨身不得乘飙车。 穿尽幽篁履苔石,惊见谽谺洞门坼。 童子曾为捣药禽,桃花解笑题诗客。 此中日月停两丸,想像九夏尤清...

深宫宴起花阴午,尚觉春寒入眉妩。只将握槊当嬉游,不乱窗前白鹦鹉。 两人对局如有思,宝钗半堕云鬓欹。旁观一人凭小婢,骰子欲下春葱迟。 蛮靴踏地红鹄觜,金瓶力挽蔷薇水。女官朱敢促朝妆,宿粉残黄忆浓睡。 睡浓曾梦双陆输,唐家社稷须人扶。柘袍又出点筹手,乐事可怜同妇姑。 画师着眼非穷相,曲眉丰颊当时尚。钱郎...

塔下楼开蹑级登,东风聊忆昔游曾。 春深城郭浑如画,定里莺花不属僧。 人影渐移湖上柳,烟光又绿壁间藤。 留题为纪间踪迹,只有看山诧最能。...

霸城月照仙人泪,不逐魏宫翁仲二铜驼。久作劫灰飞帐构,犹存景初字洛灵。 儿爱芳林好,夺得蛾眉供洒扫。弸彋想像薄罗风,传与千年尚方造。 流苏翠羽光零乱,土上出金妖识换。文成石马大讨曹,水吐玉蜍才效汉。 碧筒平坐朱竿密,八分应认仲将笔。摩挲仿佛陵云台,小缩波痕劲无匹。 更闻昭烈能自贬,御用都归销鋊焰。一枝...

缓棹纵遥目,心与春流平。 邀侣以事解,得朋因寡营。 峰色烟上霁,竹风沙外清。 一夜丛梅发,几处山窗明。 香中林鸟语,引我沿溪行。 积翠点残雪,阴淡寒自生。 西崦未云夕,东畬方可耕。 稚子肯迎客,花间启柴荆。...

心迹竟沈沦,空山閟古春。 亭留唐野史,名在宋逋臣。 破壁全题字,双松一作薪。 惟应千载上,愧煞瘦腰人。...

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 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 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 坐深香山院,青霭落池上。 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