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厉鹗,(1692-1752)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厉鹗的作品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 凭阑无绪,目送年芳去。 拟剪湘天,不供笺愁句。 相思苦。 花无重数。 红认斜阳暮。...

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 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闲愁吹絮。 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 此际青门曾住。 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 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 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风蒲低暑。 见白羽带波,翻翻还住。 阑影摇人,簟文生梦,梦入藕花深处。 闲笑泛湖伯越,闲笑啼湘怀楚。 晚凉外,动忘机一曲,悠然琴趣。 休去寻钓艇,重理旧盟,草合垂虹路。 倚扇开襟,调冰脍玉,不问是谁宾主。 三十六梯明月,三十六陂秋雨。 戏招手,认青天片雪,飞来诗句。...

南屏新画,西泠小隐,动即到君家。 船载湖光,桥分野色,一鸟落云沙。 十年无限伤春意,说与小桃花。 结客金空,游仙枕在,风外祝苍华。...

花毛褐染,炎天尚记,荷塘争浴。 鼠卜闲时,画损砌苔幽绿。 阑干几曲。 任侧辊、横眠初熟。 恰又敛,翛翛金尾,蝶衣偷蹴。 忽起惊跳风竹。 听蝇鸣茶鼎,何曾轻触。 暮眼才圆,香绮丛边看足。 檐声断续。 休吃尽、草芽盈掬。 娱幽独。 胜了狻猊镂玉。...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含无限情。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镇馀银液,扪罢偏惊。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 覆莲状未分明。 爱慧性玲珑在目成。 乍欢娱着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闲闷闲愁特地生。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

称伊虎舅,斑斑玳瑁,身边频觑。 食有溪鲜,又上小庭高树。 如丘拗怒。 想唤汁、多应回顾。 何事费,峨眉画手,穴中空怖。 延颈盘旋争赴。 笑绿沙帏底,深怜群聚。 销得侯封,也算北门长护。 青钱百数。 买双耳、微痕添锯。 窥鹦鹉。 月季花前亭午。...

水榭收灯,虹梁待燕,判断韶华如许。 九十芳辰,一半自今堪数。 娇意绪、欲暖翻寒,懒心性、乍晴还雨。 已飘残、梅雪鳞鳞,井桃花信未迟暮。 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生香径里,和莺低语。 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 刚宿露、蝶梦才匀,更惹烟、柳丝偷取。 怅年时,一掬春愁,试分知解否。...

悤恖梦了华胥,早鹫岭窗前,贮将图画。 翠璎长带,铢衣细叠,冷绡光砑。 岩居瞻瑞相,展一帧、松风尘外挂。 任水际、苦入秋心,依旧九莲开也。 署年仿佛神宗,说侍养深宫,白头闲话。 月轮圆里,山河小影,似惊飘瓦。 兴亡多少事,便指与、枯禅应泪洒。 已零落,阿监当时,奉香黄帕。...

客怀偏恨秋阴,故遮一半阑干影。 蛩欺人独,鹊欺书滞,何曾惯听。 叠叠吴云,迢迢楚水,悠悠醒枕。 漫寻思那日,门前银浦,不抵似、关山永。 凝立风帘露井。 可能拌、参差簧冷。 飘零愁发,萧条长铗,无言自领。 楼月斜初,篝烟清后,旧家标韵。 又新凉陡起,添衣时候,作西窗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