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厉鹗,(1692-1752)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厉鹗的作品



隔院飞来,巧啭如簧,初闻可怜。 正金经学诵,生成柔软,珠歌教唱,分外清圆。 花下泠泠,帘中呖呖,小玉频呼密意传。 吟郎句,惯临流对月,韵更悠然。 道将双字联翩。 比相见春风一笑嫣。 记靧桃幽思,咒馀茸舌,折杨离恨,噎在香咽。 细语欢浓,娇啼梦浅,时送吹兰到耳边。 关情甚,听莺雏燕乳,仍是笄年。...

清衫泪浣。 谁问春寒浅。 依旧去年正月半。 锦瑟华年未满。 重来径曲苔荒。 一屏梅影凄凉。 疑在小楼前后,不知何处迷藏。...

吟鬓萧疏客梦轻。 春尽忘情,春去关情。 问春去了几何程。 鸠作双声,燕作双声。 樱笋盘筵理旧盟。 芳夜心争,凉夜心争。 绿阴便是短长亭。 歌趱春行,酒驻春行。...

腊尾春缄。枫霞遍缀,梅雪相兼。新绿初成,软红不到,水国无炎。 女湖儿店程添。记苕霅、秋风挂帆。洲渚神仙,楼台烟雨,好个江南。...

落托华颠,栖泊频年。 展心胸、都付山川。 名区壮观,胜友奇缘。 约吊坡公,访纶老,谒焦仙。 鼍吼更传,龙抱寒眠。 记霜崖、佛阁灯悬。 诗囊点检,莫怪萧然。 但贮江风,贮江月,贮江烟。...

飞绵近远。 又绿阴弄日,吹过隋苑。 比雪还轻,度水无痕,东风下上低卷。 成团作队冥蒙甚,真共幻、总迷心眼。 倚绣帘、误却吹时,明灭个人庭院。 尚忆张郎好句,正朦胧淡月,坠处初暖。 漫缀征衣,点鬓休惊,欲捉儿童仍懒。 悠飏梦入离亭路,写不尽、楚江春晚。 笑雨馀、一种沾泥,付与老禅为伴。...

十二楼高,隐约轻云,全遮玉容。 正帘衣半卷,斜支雪藕,香罗一握,乍敛春葱。 肤薄微揎,节圆渐露,独倚霞腮想像中。 凉侵处,有退红衫袖,浅护西风。 欠伸在画屏东。 见背后凝酥两欲融。 更朱绳力怯,秋千齐挽,彩丝痕紧,端午深笼。 对脉慵抬,伤心小扼,笑学簪花运未工。 新来瘦,问那人知不,跳脱旋松。...

鬓点吴盐。十年来去,苎剪征衫。千里莺花,几重烟水,一片云帆。 乡园试话情忺。有黛染、明湖镜奁。佛土茶香,渔村莼滑,好个江南。...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阑干。 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 薄妆乍侻,便低鬟、更自幽妍。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 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 小立徘徊,肯教流响空烟。 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

平生惯向芜城客,吴丝暗斑双鬓。 雪岭才高,青楼句好,那比前人疏俊。 吟朋胜引。 爱款竹寻题,占花分韵。 忽觉归心,一灯摇梦野鸥近。 湖山此时旧隐。 玉壶凉万斛,红腻莲晕。 江雨鸣篷,林风解缆,离绪满于潮信。 流连未尽。 谢送我多情,熟梅芳酝。 弹指秋清,重逢期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