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

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

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

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

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

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

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

后赠少师,谥“忠敏”。

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

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

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

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诗集《稼轩集》已佚。

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

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辛弃疾的作品



空山钟鼓梵王家,小立西风数过鸦。 秋色无多谁占断,长廊西畔佛桑花。...

饮酒已输陶靖节,作诗犹爱邵尧夫。 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 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 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偊泛清溪李郭船,路旁人已羡登仙。 看君不似南阳卧,只似哦诗孟浩然。...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泥。 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只在远山西。...

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闲花浪蕊不知名,又是一番春草生。 病起小园无一事,杖藜看得绿阴成。...

从今数到七十岁,一十四度见梅花。 何况人生七十少,云胡不归留此耶。...

隐几南窗万念灰,只疑土木是形骸。 柴门不用常关著,怕有文殊问疾来。...

玉漏声沉晓色回,五云绚彩映庭槐。 持巾珠履搀称贺,飞鞚貂珰押赐来。 黄菊尚迟三日约,碧桃已作十分开。 洞天春色非人世,不记□河第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