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李端,(743-782)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

嘉祐从侄。

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

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

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

子李虞仲。

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

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

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

”。

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李端的作品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 ??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 琵琶寺里响空廊,熨斗陂前湿荒戍。 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 船门相对多商估,葛服龙钟篷下语。 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

泉水山边去,高人月下看。 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圣朝无隐者,早晚罢渔竿。...

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 漱泉春谷冷,捣药夜窗深。 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 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 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 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 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 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 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

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 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闻说苍鹰守,今朝欲下韝。 因令白马将,兼道觅封侯。 略地关山冷,防河雨雪稠。 翻弓骋猿臂,承箭惜貂裘。 设伏军谋密,坑降塞邑愁。 报恩唯有死,莫使汉家羞。...

暮来思远客,独立在东田。 片雨无妨景,残虹不映天。 别愁逢夏果,归兴入秋蝉。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 十三女儿事他家,颜色如花终索寞。 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 为姑偏忌诸嫂良,作妇翻嫌婿家恶。 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 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常闻善交无尔汝,谗口甚甘良药...

斗场曾得识高颜,杖钵萧然世外闲。 已向檀林脩白业,更携瓢史历青山。 肩挑云影江头别,衣带天香海上还。 到日贤王如有问,八方职贡列朝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