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李端,(743-782)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

嘉祐从侄。

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

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

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

子李虞仲。

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

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

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

”。

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李端的作品



黄花西上路何如,青壁连天雁亦疏。 为报长卿休涤器,汉家思见茂陵书。...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 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着旧将军。...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忍见门人掩泪回。...

自嫌野性共人疏,忆向西林更结庐。 寄谢山阴许都讲,昨来频得远公书。...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

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 舅乏郤鉴爱,君如卫玠贤。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 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 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 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 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 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 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几年。...

昨夜闻山雨,归心便似迟。 几回惊叶落,即到白头时。 雁影将魂去,虫声与泪期。 马卿兼病老,宋玉对秋悲。 谢客才为别,陶公已见思。 非关口腹累,自是雪霜姿。 酿酒栽黄菊,炊粳折绿葵。 山河方入望,风日正宜诗。 牧竖寒骑马,边烽晚立旗。 兰凋犹有气,柳脆不成丝。 别后如相问,高僧知所之。...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 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城寄一辞。 家贫求禄早,身贱报恩迟。 幸得皮存矣,须劳翼长之。 铭肌非厚答,肉骨是前期。 纵觉新人好,宁忘旧主疑。 终惭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 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 浩淼风来远,虚冥鸟去迟。 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 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 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