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李时珍的作品



释名 计鱼、石桂鱼、水豚。 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 补虚劳,益脾胃。尾治小儿软疖,胆治骨鲠在喉。...

释名 黄平面鱼,央轧。 气味 甘、平、微毒。 主治 水肿。用黄颡鱼三尾、纱绿豆一俣、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煮汁调商陆末一钱服下。有人把此主用诗记下:“一头黄颡八须鱼,绿豆同煎一合余。白煮作羹成顿服,管教水肿自消除”。 瘰疬溃坏。用黄颡鱼破开,纳入蓖麻子二十粒扎定。煅存性,研为末,香油调敷。...

释名 犁鹕、乌泽、逃河、淘鹅。 气味 (脂油)咸、温、滑、无毒。 主治 涂痈肿,治风痹,透经络,通耳聋。...

释名 红娘子、灰花蛾。 气味 苦、平、有小毒。(不可近目) 主治 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用樗鸡六十枚,大黄、皂荚、葶苈各一两,巴豆一百二十枚,共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棉裹塞阴道内,三日取出。每日以鸡蛋三枚、胡椒末二分,同炒吃,酒送下。久则子宫变暖。 瘰疬结核。用樗鸡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钱...

释名 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 咸、微温、有毒。 主治 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目中翳障。有蛴螬捣取滇,滴眼中。...

释名 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下血愈。此方名“大内蔗虫丸”。 木舌肿强(塞口,治甚险)。有蔗虫(炙)五个、食盐半两,共研为末,在水二碗中煎开多次...

释名 土龙。 气味 (鳄鱼甲)酸、微温,有毒。 主治 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

释名 蛤蟹、仙蟾。 气味 咸、平、有小毒。 主治 久嗽肺痈(肺积虚热成痈,久嗽不愈,咳出脓血。喉中所塞,胸膈噎痛)。有蛤蚧、阿胶、鹿角胶、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钱半,加水三程式,熬至半升,滤出汁,堕是仰卧细饮。一天一次。 喘嗽脸肿(或兼有四肢浮肿)。用蛤蚧(头尾全者)一雌一雄,涂上酒和蜜,炙熟,加紫团人...

释名 蕲蛇、褰鼻蛇。 气味 (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 风瘫、疠风、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荆芥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两,熬成膏。每服一碗,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后须在暖处出汗,十日后可见效。此方名“驱风膏”。除本方外,还有“世传白花蛇酒”、“瑞竹白化蛇酒”...

释名 黄鳝。 气味 (肉)甘、大温、无毒。 主治 内痔出血。煮食鳝鱼可治。 湿风恶气。用鳝鱼作汤,空腹饱食,食后暖卧让汗邮,有效。 口眼歪斜。用鳝鱼血加麝香少许,左歪涂右侧,右歪涂左侧,口眼复正后,将鳝血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