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李时珍的作品



释名 末药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关节疼痛。用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研末)三两,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筋骨损伤。用米粉四两,炒黄,加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痛处。 刀伤。用乳香、没药各一钱,以童便半碗、酒半碗,温化服下。 妇女务晕。用没药末一钱,酒送服。 产后恶血。用没药...

释名 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 (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 肺痈。取合欢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二次服。 跌打损伤。用合欢皮,把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服,温酒送下,另以药末敷伤处,能助接骨。 小儿撮口风。有合欢花枝煮成浓汁,揩...

释名 鸦臼(通称乌桕)。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 大便不通。用乌桕根一寸。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不宜多吃。 大、小便均不通。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取吐,再以热水送服乌桕根皮末二钱。 水气虚肿,小便涩。用乌桕根皮、槟榔、木通各二两,共...

释名 子名椹 气味 桑根白皮:甘寒、无毒。 桑叶:苦、甘、寒、有小毒。 桑枝:苦、平 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主治 桑柴灰: 目赤肿痛。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每用一钱,铴汤澄清后洗眼。 青盲。用桑灰煎汤洗眼,坚持有效。 身、面水肿,坐卧不得。有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时即吃豆,不喝豆汤...

释名 蜀酸枣、肉枣、鸡足、鼠矢。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释名 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 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可多浴几次,力弱者,只洗头面手足。内服助气血药,效果好。 刀伤成疮。用水杨木白皮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释名 白胶香。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 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胶香(切片,炙黄)一两、新棉一两,烧灰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便痈脓血。用白胶香一两,研为末,加麝香、轻粉少许,掺敷患处...

释名 诃子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下气消食。用诃子一枚,研为末,另以水一升,在瓦器中煎开几次后下药,再煎开几次,加盐少许饮服。又方:夜含诃子一个,天明时嚼咽。又方:用诃子三枚,包湿纸中煨熟。去核细嚼,牛乳送下。 久咳。用生诃子一枚,含口内咽汗。咳止后,口味很差,不想吃东西,可煎槟榔汤一碗服下,...

释名 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 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退热止痛。逐渐生肉收口,极效 头发脱落。用桐叶一把、麻子仁三升,加淘米水煮开五、六次,去渣,每日洗头部,则发渐长。4、 ...

释名 紫藤香、鸡骨香。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伤处。 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丸子,熏患处。 附方 降真香,现亦省称“降香”,临床上与丹参配合,用以治疗因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