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

谢逸,(1068-1113)

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字无逸,号溪堂。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

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三百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

两次应科举,均不第。

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

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

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

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

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

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

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

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

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

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

《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

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

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

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二十五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

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

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

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

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谢逸的作品



飞花眯目乱纷纷,细草裙腰绿映门。 山色入帘清可挹,湖光照座冷无痕。 揄扬春色烦诗句,排遣愁情赖酒樽。 预想明年君去后,沙寒竹净野烟昏。...

晚起无营著帽迟,萧疏霜鬓任风吹。 病怀王子同倾酒,愁忆潘郎共赋诗。 宁效骚人餐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 白衣不至惭元亮,空对门生与二儿。...

无客且闭门,有兴即赋诗。 盘餐随厚薄,妻儿同饱饥。 读书不求解,识字不必奇。 拂榻卧清昼,隐几消良时。 林莺韵古木,萍鱼闯幽池。 敝庐亦足乐,陶令真吾师。...

雨后山川秀满溪,洞门疑是辟尘犀。 白沙翠竹溪光净,细草幽花野径迷。 闲步禅林思蝶化,倦骑朝马听鸡啼。 使君自得真消息,祖令须烦大士提。...

德不盖当代,名欲万世垂。 刻石期后人,石与名俱隳。 子厚名世士,投荒死南夷。 柳民怀遗爱,作庙临罗池。 韩公记其事,沈子书其词。 韩词昭万古,沈诗妙一时。 名实两无愧,后世传不疑。 古人共闲燕,翰墨相娱嬉。 食不设寒具,玩此前贤碑。 愿作集古录,模楷欧少师。...

汴上相逢舣画桡,清愁万斛若冰消。 弟兄直谅推三友,父子公忠擅四朝。 对镜如如皆般若,开谈句句尽参寥。 要知往事多虚幻,看取钱塘八月潮。...

直道逢人多龃龉,高怀向我最恢疏。 不贪但守司城宝,无泽应辞季武车。 池种青莲看妙净,庭栽翠竹悟真如。 何年来过溪堂饭,小圃携篮自摘蔬。...

知君才是出群雄,怜我生涯独转蓬。 稚子凄凉缘岁恶,鄙夫寂寞坐诗穷。 百年鼎鼎风埃里,万事悠悠醉眼中。 幸有孟光堪举案,退居真欲效梁鸿。...

攀条弄蕊不须忙,家有名园饮辟疆。 但得胸怀了无累,尘中宾主可相忘。...

复忆敖峰万叠山,云中归路踏弯环。 霜乾木落重阳后,莫见黄花便破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