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

王禹偁,(九五四-一〇〇一)

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钜野县)人,字元之。

出身清寒,世代务农。

从小发愤求学,五岁能诗。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西元九八三年)进士,授成武县主簿,尝于《吾志》诗抒志云:「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雍熙元年(西元九八四年),迁知长洲县。

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召入京应中书试,擢右拾遗、直史馆,旋以《端拱箴》谏皇宫之奢。

次年迁知制诰。

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为徐骑省辨诬,贬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

淳化五年(西元九九三年),再知制诰。

至道元年(西元九九五年)兼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

宋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

复知制诰。

咸平元年(西元九九八年)预修《太祖实录》,以直笔犯讳,降知黄州(今湖北黄冈),故世称「王黄州」。

谪黄州时,以骈散相间之《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抒达观旷逸之胸怀。

咸平四年(西元一〇〇三年)移知蕲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为人刚直,在官以敢言直谏称,尝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

王黄州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工诗文,诗风朴素,散文平易,多反映社会现实。

主诗学杜少陵、白乐天,文学韩昌黎、柳子厚。

欧阳文忠甚慕王黄州,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

苏东坡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五代史阙文》。

《宋史·卷二百九十三·王禹偁传》。

王禹偁的作品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胜。 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 宫相政多暇,行乐蹑岩磴。 发蒙涨为溪,幽致兹焉盛。 唐贤大历后,峭壁刻名姓。 我来一何暮,今秋始乘兴。 山势环有缺,山门壶引柄。 乍挹清泚姿,颇惬幽闲性。 味将春茗宜,光与晓岚暝。 架竹落僧厨,远声入清磬。 何当宿禅室,攲枕终夜听。 饮多病骨换,照...

碧洞何眈眈,呀然倚山根。 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 大块气不死,兹为玄牝门。 怪石拥左右,势若貙虎蹲。 旁行数十步,漆黑不可扪。 安得鞭烛龙,为吾前驰奔。 寻尽神仙窟,一一知其源。...

古藤何樛蟠,低荫庶子泉。 童童若青盖,挂在绝壁前。 月穿波影碎,露滴岸声圆。 晓笼使君醉,夜覆溪僧禅。 昔之好事者,为作出偶然。 人亡藤已朽,犹得声名传。 我欲移青松,植向泉眼边。 既图岁月久,复取节操全。 所为亦一时,所期或千年。 庶吾不朽名,长与偃盖悬。...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抄,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