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张祜,(約785-849?)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张祜的作品



延年不语望三星,莫说夫人上涕零。 争奈世间惆怅在,甘泉宫夜看图形。...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祜闻昔隋末,炀帝厄围兵。 太宗初应募,杖剑起边征。 扬师列虚旗,首激将军诚。 神略在一断,解围当未萌。 高祖守河东,权力已兼并。 猖狂蚁结徒,举踵乃击平。 隋德日已衰,俯折士尊名。 群才□相杕,诺以义为盟。 屯军起边州,李密驰传迎。 杨眉爱姿度,失口真王英。 由是太河南,千里响应声。 降王与拘窦,亲...

前登香炉峰,却指湓城郡。 大江北潮海,崇岳南作镇。 相逢虎溪子,轻策聊一振。 水石动寒光,风松洒高韵。 忧来独成语,忽忽千里愤。 六朝空遗文,三国无尺烬。 孤禽下云久,远树入烟尽。 客恨厌山重,归心喜流顺。 故人潇湘别,即此无音信。 憔悴十年心,谁人不缁磷。...

自君之出矣,万物看成古。 千寻葶苈枝,争奈长长苦。...

斜日照鸟当,孤舟下彭泽。 平分江九派,敛度山一壁。 浅浦横黑查,高林间白石。 帆收天益暝,鸟没岚更碧。 依依戍前鼓,稍稍村外笛。 何处不眠人,月明西楚客。...

襄汉止薄游,登舟舍羸策。 浮名乃闲事,且作山水客。 远持屠龙伎,南访贾谊迹。 连岗黯云树,斜日半赤壁。 青水去悠悠,青山来历历。 囊无一金备,不省为计划。 村旗互夸酒,味薄升㪷窄。 提笔厌班超,把诗怜阮籍。 徐公岳阳守,遇我心的的。 湖鲜为我鲙,湖藻为我摘。 得吟多高楼,得语多末席。 平生负微志,不...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蟋蟋鸣洞房,梧桐落金井。 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朝阳陇东泛暖景,双啄双飞双顾影。 朱冠锦襦聊日整,漠漠雾中如衣褧。 伤心卢女弦,七十老翁长独眠。 雄飞在草雌在田,衷肠结愤气呵天。 圣人在上心不偏,翁得女妻甚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