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张祜,(約785-849?)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张祜的作品



谢家双植本图荣,树老人因地变更。 朱顶鹤知深盖偃,白眉僧见小枝生。 高临月殿秋云影,静入风檐夜雨声。 纵使百年为上寿,绿阴终借暂时行。...

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 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 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 曾对浦云长昧齿,重来华表不知年。 溪桥晚下玄龟出,草露朝行白鹿眠。 犹忆夜深华盖上,更无人处话丹田。...

一闻周召佐明时,西望都门强策羸。 天子好文才自薄,诸侯力荐命犹奇。 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 唯是胜游行未遍,欲离京国尚迟迟。...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烦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卷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清夜浮埃暂歇廛,塔轮金照露华鲜。 人行中路月生海,鹤语上方星满天。 楼影半连深岸水,钟声寒彻远林烟。 僧房闭尽下楼去,一半梦魂离世缘。...

东去江干是胜游,鼎湖兴望不堪愁。 谢安近日违朝旨,傅说当时允帝求。 暂向聊城飞一箭,长为沧海系扁舟。 分明此事无人见,白首相看未肯休。...

南下天台厌绝冥,五湖波上泛如萍。 江鸥自戏为踪迹,野鹿闲惊是性灵。 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金门后俊徒相唁,且为人间寄茯苓。...

金泥小扇谩多情,未胜南工巧织成。 藤缕雪光缠柄滑,篾铺银薄露花轻。 清风坐向罗衫起,明月看从玉手生。 犹赖早时君不弃,每怜初作合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