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辛文房的作品



方平,河南人。白皙美容仪。二十工词赋,与元鲁山交善。隐居颍阳大谷,尚高不仕。皇甫冉、李颀等相与赠答,有云:"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墨妙无前。汧国公李勉延至斋中,甚敬爱之。欲荐于朝,不忍屈,辞还旧隐。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区区斗筲,何足以...

及,字至之,河南人。丱角时,诵《孝经》,父试之曰:"尔志何语?"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天宝末,以道举高第,代宗召为左拾遗。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常三州刺史。及性孝友,喜鉴拔,为文必彰明善恶,长于议论。工诗,格调高古,风尘迥绝,得大名当时。有集传世。尝读《选》中沈、谢诸公诗,有题《新安江水至...

曾,字孝常,冉之弟也。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善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当时以比张氏景阳、孟阳,协居上品,载处下流,侍御、补阙,文词亦然。体制清紧,华不胜文,为士林所尚。仕历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量移阳翟令。有诗一卷,传于世。...

结,字次山,武昌人。鲁山令元紫芝族弟也。少不羁,弱冠始折节读书。天宝十三年进士。礼部侍郎杨浚见其文曰:"一第慁子耳。"遂擢高品。后举制科。会天下乱,沉浮人间,苏源明荐于肃宗,授右金吾兵曹。累迁御史,参山南来瑱府,除容管经略使。始隐商于山中,称"元子"。逃难入猗玗洞,称"猗玗子"。或称浪士,渔者或称聱...

遥,丹阳人。天宝间,尝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而苦家贫,死不能葬,一女才十岁,日哀号于亲,爱怜之者赗赠,埋骨石楼山中。工诗,词彩不群,而多警句,杜甫尝称许之。有诗传于今。...

系,字公绪,会稽人。天宝末,避乱剡溪,自称"东海钓客"。北都留守薛兼训奏为仓曹参军,不就。客泉州,南安九日山中有大松百余章,俗传东晋时所植,系结庐其上,穴石为研,注《老子》,弥年不出。时姜公辅以直言罢为泉州别驾,见系辄穷日不能去,筑室与相近,遂忘流落之苦。公辅卒,妻子在远,系为营葬山下,每好义如此。...

继,字懿孙,襄州人。天宝十二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与皇甫冉有髫年之故,契逾昆玉,早振词名。初来长安,颇矜气节,有《感怀》诗云:"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尝佐镇戎军幕府,又为盐铁判官。大历间,入内侍,仕终检校祠部郎中。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亦尝领郡,辄有政声。诗情爽激,...

冉,字茂政,安定人。避地来寓丹阳,耕山钓湖,放适闲淡。或云秘书少监彬之侄也。十岁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天宝十五年卢庚榜进士。调无锡尉,营别墅阳羡山中。大历初,王缙为河南节度,辟掌书记,后入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仕终拾遗、左补阙。公自擢桂礼闱,便称高格。往以世道艰虞,遂心江外,故多飘薄之叹。每文...

士元,字君胄,中山人也。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宝应初,选京畿县官。诏试政事中书,补渭南尉,历左拾遗,出为郢州刺史。与员外郎钱起齐名。时朝廷自丞相以下,出牧奉使,无两君诗文祖饯,人以为愧,其珍重如此。二公体调,大抵欲同,就中郎君稍更闲雅,逼近康乐。珠联玉映,不觉成编,掩映时流,名不虚矣。有别业在半日吴...

一公,剡中人。童子出家,瓶钵之外,余无有。天性超颖,追踪谢客,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后白业精进,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矣。尤工诗,气质淳和,格律清畅。两浙名山,暨衡、庐诸甲刹,悉所经行。与皇甫昆季、严少府、朱山人、彻上人等为诗友,酬赠甚多。刻意声调,苦心不倦,骋誉丛林。后顺寂于岑山。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