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陆游,(1125-1210)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

陆陶山孙,陆宰子。

少有文名。

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

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列,因论恢复,为桧黜落。

桧死,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始为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

绍兴三十年(1160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五》)。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迁大理寺司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一》)兼宗正簿。

宋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十九》)。

因论龙大渊、曾纯甫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

干道元年(1165年),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魏公用兵论罢。

干道六年(1170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十三·入蜀记》)。

干道八年(1172年),应王公明辟,为四川宣抚使干办公事。

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

淳熙二年(1175年),范石湖帅蜀,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十四·范待制诗集序》)。

淳熙三年(1176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

淳熙五年(1178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

淳熙六年(1179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十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

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

淳熙十三年(1186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

淳熙十五年(1188年),召除军器少监。

宋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复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十二·五十四》)。

闲居十馀年。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秘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嘉泰三年(1203年),宝谟阁待制致仕。

开禧三年(1207年),进爵渭南县伯。

嘉定二年(1210年)卒,年八十五。

放翁毕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

与尤遂初、杨诚斋、范石湖并称为“南渡后四大家”。

工诗、词、散文,亦长于史学,著作繁富。

今存诗九千馀首,其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多沉郁顿挫,感激豪宕之作,亦不乏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及诗篇,但亦富气吞残虏之概。

杨升菴谓“放翁辞,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著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南唐书》、《老学菴笔记》等。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九十五·陆游传》。

陆游的作品



卖刀买黄犊,用以事耕稼。 凄风山北秋,缺月溪西夜。 小童搢竹枝,相呼聊一跨。 秋来作栏成,参差出林罅。 青烟起草积,微火近茅舍。 未言东作功,此景已可画。...

烈风大雪吞江湖,巨木摧折竹苇枯。 乌鸢瑟缩堕地死,岂复能顾卵与雏。 棘枝拔出乱石罅,凛凛生气独有馀。 耐寒两鹊亦异禀,羽族有此山泽癯。 神凝气劲中自足,不待晴日相鸣呼。 深知画手亦怪伟,用意直刮造化炉。 氄毛虽细爪翮健,落笔岂独今所无。 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

才下多阨穷,地僻罕人客。 半生走四海,竟无第一策。 暮年忽大悟,惟有紧闭门。 朝作一池墨,弄笔招羁魂。 初若奔騄骥,忽如掣蛟鲸。 鬼神森出没,雷雨更晦明。 飞扬兴已极,投笔径就床。 酣酣一枕睡,不觉幽梦长。 手携避秦人,行上腰带鞓。 下视河流黄,仰看天宇青。 大呼自惊觉,夜半灯欲死。 茆檐雨点滴,身...

乌鸡买来逾岁年,庭中赤帻何昂然。 吾孙初生畏晨唱,家人共议欲汝捐。 鸟穷必啄奴岂惮,鸡卖将烹吾所怜。 贵人贱畜虽古训,物理宁不思两全。 旧栖况亦苦沮洳,新栅幸可图完坚。 东园稍去房奥远,挟雌将雏从此迁。 竹箪朝暮有馀粒,瓦缶亦自盛清泉。 喈喈风雨守汝职,腷膊勿恤惊吾眠。...

我昔旅游秋雨细,建平城东门欲闭。 主人迎劳语蝉联,小妇舂炊缟衣袂。 长年三老半醉醒,蜀估峡商工算计。 须臾灯暗人欲眠,泊船卸驮犹相继。 山深水崄近蛮獠,往往居民杂椎髻。 即今屈指四十年,怀抱凄凉真隔世。...

客从城中来,相视惨不悦。 引杯抚长剑,慨叹胡未灭。 我亦为悲愤,共论到明发。 向来酣斗时,人情愿少歇。 及今数十秋,复谓须岁月。 诸将尔何心,安坐望旄节。...

士固未易料,世乃有若人。 高标与旷怀,岂复容疏亲。 邂逅京尘中,握手一笑新。 我虽读古书,妙处愧斫轮。 敢学狂接舆,歌凤笑泣麟。 空持鼻端垩,庶几遇郢斤。 独立临洪流,欲济茫无津。 君其幸教之,勿弃老病身。...

灵隐前,天竺后,鬼削神剜作岩岫。冷泉亭中一尊酒,一日可敌千年寿。 清明后,上巳前,千红百紫争妖妍。鼕鼕鼓声鞠场边,秋千一蹴如登仙。 人生得意须年少,白发茏钟空自笑。君不见灞亭耐事故将军,醉尉怒诃如不闻。...

原上一缕云,水面数点雨。 夹衣已觉寒,秋令遽如许。 行行适东村,父老可共语。 披衣出迎客,芋栗旋烹煮。 自言家近郊,生不识官府。 甚爱问孝书,请学公勿拒。 我亦为欣然,开卷发端绪。 讲说虽浅近,于子或有补。 耕荒两黄犊,庇身一茅宇。 勉读庶人章,淳风可还古。...

昔闻若耶村,意象乃物外。 皤然阡陌间,来往几鲐背。 无论百岁翁,甲子数至再。 我来亲见之,殊未辍耕耒。 曩事一一言,多闻杂谆诲。 回头指丁壮,此是曾玄辈。 有翁又过我,家有孙五代。 指呼取斗酒,山果杂细碎。 顾我使云年,惭缩不能对。 恭惟大父行,不觉投杖拜。 养生惟一啬,此在吾术内。 翁能信践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