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 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 轺车来我门,聘币继金璧。 出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 但疑误将命,非敢惮行役。 使者反锡命,户庭空履迹。 薄俗徇世荣,截趾履之适。 所重易所轻,隋珠弹飞翼。 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 鼎俎荐忠贤,谁能死燔炙。 念彼藏衣冠,安知获尧客。...

坐重青草公,意合沧海滨。 渺渺独见水,悠悠不闻人。 镜浪洗手渌,剡花入心春。 虽然防外触,眼前绕衣新。 行当译文字,慰此吟殷勤。...

我居青空里,君隐红埃中。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 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 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乔木卷苍藤,浩浩崩云积。 谢家堂前燕,对语悲宿昔。 仰看桄榔树,玄鹤舞长翮。 新年结荔子,主人黄壤隔。 溪阴宜馆我,稍省薪水役。 相如卖车骑,五亩亦可易。 但恐鵩鸟来,此生还荡析。 谁能插篱槿,护此残竹柏。...

海南无冬夏,安知岁将穷。时时小摇落,荣悴俯仰中。 上天信包荒,佳植无由丰。锄耰代肃杀,有择非霜风。 手栽兰与菊,侑我清宴终。撷芳眼已明,饮酒腹尚冲。 草去土自隤,井深墙愈隆。勿笑一亩园,蚁垤齐衡、嵩。...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 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 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 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 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 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 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封侯卫、霍知几许,老矣先生困羁旅。酒酣聊复说平生,结袜犹堪一再鼓。 弃书捐剑学万人,纨裤儒冠皆误身。穷...

彼哉嵇、阮曹,终以明自膏。靖节固昭旷,归来侣蓬蒿。 新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东篱理黄菊,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壶至,径醉还游遨。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

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 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 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 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平生出入辋川上,鸟飞鱼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行吟坐咏皆自见,飘然不作世俗辞。 高情不尽落缣素,连山绝涧开重帷。百年流落存一二,锦囊玉轴酬不赀。 谁令食肉贵公子,不觉祖父驱熊罴。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灿传新时。 青山长江岂君事,一挥水墨光淋漓。手中五尺小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