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苏轼的作品



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衮衮悬秋江。 不忧老子难为父,平生崛强今心降。 我来喜共阿戎语,应敌纵横如急雨。 生子还如孙仲谋,豚犬漫多何足数。 黄家小儿名拾得,眉如长松眼如漆。 只今数岁已动人,老人留眼看他日。 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无。 君当置酒我当贺,有儿传业更何须。...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时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 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藟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坻,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默不言兮...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长鲸东来驱海鱿鳅,天吴九首龟六眸。锯牙凿齿烂如雪,屠杀小民如有仇。 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鱼盐生计稍得苏,职贡重修远岛服。 判官家世忠孝门,独松节士之奇孙。经...

小池新凿会天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 井干跳梁亦足乐,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德声莫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

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 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 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 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 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 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 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 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拆却相公庵,泥却驸马竹。天下人总知,流入《传灯录》。...

大江南兮九华西,泛秋浦兮乱清溪。水渺渺兮山无蹊,路重复兮居者迷。 烂青红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山无人兮云朝跻,霭蒙蒙兮渰凄凄。 啸林谷兮号水泥,走鼪鼯兮下凫鹥。忽孤垒兮隐重堤,杳冥茫兮闻犬鸡。 郁万瓦兮鸟翼齐,浮轩楹兮飞棋枅。雁南归兮寒蜩嘶,弄秋水兮挹玻璃。 朝市合兮杂髦齯,挟箪瓢兮佩锄犁。鸟兽...

岩泉未入井,蒙然冒沙石。 泉嫩石为厌,石老生罅隙。 异哉寸波中,露此横海脊。 先生酌泉笑,泉秀神龙蛰。 举手玉箸插,忽去银钉掷。 大身何时布,大翮翔霹雳。 谁言鹏背大,更觉宇宙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