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晋·诗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

离山泽去做官已经很久,现在又返林野尝到欢娱。

且携着我的儿女侄子们,拨开那乱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井灶下留有遗迹,桑和竹残存着枯朽乾株。

我打听在这里打柴的人:过去的居住者都到哪里?

这里的打柴人便对我说:都死光了没有留下后裔。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面貌,这句话可真是一点不虚!

人一生就好似虚幻变化,到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评析

此诗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四首。这首诗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

注释

去:离开。

游:游宦。

浪莽:放荡、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

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wū )株”句: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杇,涂抹。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

焉如:何处去。

没(mò):一作“殁”,死。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

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